定投的方法
在上一章,我们解决了“买什么”和“卖什么”,这一章我们来解决“如何买”和“如何卖”。
关于如何买和如何卖,也是有很多不同的策略的,这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经济情况来区分对待。
例如年轻上班族,手里没有多少积蓄,
那么,定投就是最好的策略了,它可以帮助上班族强制拿出一部分收入,投入到收益更高的股票品种中。
再比如,手里已经有一定积蓄、想拿这笔钱养老的投资者,
可以采取动态再平衡的方法,将50%的资产分配于股票,50%的资产分配于短期债券,平时就可以从短期债券中取用生活所需。
这些策略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而是各有所长,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策略。
就我个人来而言,是一名年轻上班族,因此,定投是最适合我的策略。
每个月我会强制性地留存出一定量的资金用于定投,相当于强制储蓄,避免乱花钱;与此同时,定投还可以分散投资风险,避免一次性买入估值过高的股票。只要我们每次定投,都符合第六章中所说的买入标准,那么长时间坚持下来,总体也是在低估值买入的。
定投也是本书所重点推荐的策略,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的投资者。
定投秘籍大公开
定投,顾名思义,就是定期的投资。
投资从频率和金额上,可以分为四种:定期定额投资、定期不定额投资、不定期定额投资和不定期不定额投资。
先来说下频率。
不定期投资,也就是自己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买卖。不过,通常来说,这种投资方式会受到主观情绪的极大干扰。如果我们拥有不错的选股择时能力,就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投资时间。但是,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这种择时能力,遇到市场暴涨暴跌的时候,很容易心态不稳,情绪失控,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决策。所以我们最好是采用定期定投的方式:无论买还是卖,都按照预先设置好的时间,并且间隔时间大致相等。
例如我是每个月初,工资发下来的第二天,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进行投资。这样基本做到了以月为间隔来定投。无论市场短期如何暴涨暴跌,我都会等到每个月的那一天,再去判断买什么、卖什么。这样就避免了主观情绪的干扰。
最适合上班族的定投方式就是定期定额投资或者定期不定额投资。
这两种哪种更好呢?
7.2 定期不定额投资——让收益最大化
定期不定额投资,或者说定期、但定投的金额逐渐提升,这样的年复合收益率会更高。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如下。
通货膨胀、指数上涨导致每期买入的股份缩水。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案例,如果我们从2015年开始,每个月拿出1000元定投,持续10年,会发生什么呢?
10年后,我们会持有几十万元市值的指数基金,但是仍然是每个月买入1000元。实际上因为通货膨胀、指数上涨等原因,10年后的1000元能买到的指数基金份额,只有现在的一小部分,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定投投入的金额不变,我们实际上买入的基金份额在逐渐减少。
这就是定额定投的最大缺点:相同金额的购买力随时间在下降。我们需要对此进行修正。
具体怎么修正呢?
我们要保证自己投入的额度,和指数基金的盈利增长速度接近。
从长期来看,大多数宽基指数基金的估值会在6—30之间来回波动,主要集中在10—20之间。但是盈利一般会长期增长。如果我们保证自己投入的额度增速,和指数基金的盈利增速接近,那就可以基本做到每次购买到手的股份没有缩水。
·短期股指的波动导致每期投资价值略有不同
另外,在短期里,可能会出现逐渐下跌的情形。同一只指数基金,可能会在一个月里从9PE跌到7PE,在7PE的时候就比9PE的时候更有投资价值。
根据计算仓位的凯利公式[仓位F=(bp-q)/b,b是赔率,p代表胜率,q=1-p],估值越低,我们的收益率越高,赔率越高,胜率也就越高,所以我们应该投资的仓位也就要大一点。
换句话说,越是低估,定投对应的那一期的额度越要增加。
具体做法
这里介绍下我用的策略,给大家一个参考。
纯粹的定额定投可以取得不错的收益,不过在思考了上面长期定额定投的缺陷后,
我逐渐改为定期不定额的定投策略。步骤如下:
(1)想好自己在哪个估值区域买入,哪个估值区域持有,哪个估值区域卖出
判断低估高估还是我们之前的格雷厄姆的策略,结合各个指数自身的特点。
例如沪深300和恒生指数,它们的主要估值集中在10—18PE,低于10PE就是低估区域,不断买入;10—18PE持有,18PE以上分批卖出。
(2)设置起始投资金额
假设沪深300 跌到了买入区域10PE,
我们开始第一次定投,那就以这个金额为起始金额。例如1000元。起始金额根据每个人的收入和支出情况量力而行哦。
这个起始金额每年增长约12%或者每个月增长1%(大多数宽基指数的长期成长性约是12%),配合指数的平均盈利增长。
例如定投的第二年,如果沪深300又到了10PE,我们该投入的资金量就变成了1120元左右。
(3)设置波动公式
如果之后定投的时候,沪深300PE下跌到了7PE,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个公式计算该投入的资金:

例如到了定投的第二年第三个月,沪深300跌到了7PE,那么

(PS:如果资金量还有余力,可以调整系数,例如“投入资=1161×*(10/7)^2=2369元”,这样下跌后投入的资金会以几何倍数提升,在低估区域买入的份额更多,代价就是要拿出更多的收入来定投。友情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要量力而行!)
卖出也是同样的策略,不过是反方向而行。预先就想好自己会在什么估值开始卖,然后跟定期买入一样,定期卖出。并且随着估值的升高加大卖出额度,实现更高的平均卖出价格,获得更高的收益。
最简单的定额定投就可以获取不错的收益,但是长期看会因为通货膨胀、指数上涨等原因导致每期买入的份额缩水。而且短期估值越低,我们的赔率和胜率就越高,投资价值也就越大,应该适当加大当期定投的额度。简单地修改一下定投策略,我们就可以获取更好的收益。
7.4 总结
在这一章里我们解决了“怎么买”和“怎么卖”的问题。
定投是最适合上班族的一种策略,采用定期投资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强制储蓄,避免短期市场暴涨暴跌带来的心理影响,将主观情绪带来的干扰降到最低。
同时结合优化后的不定额投资方法,我们可以让投资的金额,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合理增长,以免受通货膨胀等的干扰导致购买力下降;也会在短期出现更低估的价格时,适当地增加投资金额,积累成本更低的股份。
看完这一章,我们已经解决了“买什么,怎么买;卖什么,怎么卖”的问题了。关于指数基金投资的理论我们已经掌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步步地为自己构建投资计划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