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身立身之道

作者: 清欢悠悠 | 来源:发表于2021-01-03 21:10 被阅读0次

青年人常常是胸怀壮志,激情澎湃,凭着一腔热血,孤勇奋战,有的甚至自以为了不起,似乎把自己看成救世主,生来的使命就是来拯救这个世界的。

颜回很得孔子器重,《庄子·人间世》开篇就讲了他的一件事,颜回来向庄子辞行,他要去施展抱负,偏偏选择的是卫国,该国国君轻用民死、视人命如草芥。

他想凭一己之力去扭转局面,勇气极其可嘉。但孔子却多方劝阻,认为他这样去,恐怕有性命之忧。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庄子·人间世》

这段话的意思是:古时的至人,都是先自立然后才去扶助他人。现在,你自己心中的大道尚未立稳,又怎么可能去改正恶人的暴行?

这是庄子借孔子之口而言,自这里可看出儒道两家的相通之处,《论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此语有推己及人的意思,同时也提出首先要修炼自己,能够自立,才能影响周围的人。

存诸己,个人以怎样的理念和风格存在于世间,坚持怎样的人生之道,这是生而为人必须要明确的。

人在世上立足存身是根本,唯有如此,才能谈论其他。犹如佛家所讲先求自度,然后度人吧。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庄子·人间世》

道应专一、纯粹,道杂了思想就多了,就会有过多的关切困扰自己,从而烦恼忧虑,心中顾虑重重就很难达到目的,很可能事与愿违。

这里的道应该指为人之道、处世之道吧,孔子可能是说颜回的修炼尚未达到处变而不惊的境地,无能力以“道”去化解卫国错综复杂的矛盾,因此无法避免失败的结局。

救自己都救不了,还能救他人吗?还能够救天下国家吗?

我认为“道不欲杂”此句是有关大是大非的点睛之笔,更应深刻领会。

人有追求、有激情、有抱负,是值得鼓励的,尤其是青年人,但万不可逞匹夫之勇,行自不量力之举,提防自取其辱。慎重选择人生道路、处事之道,一以贯之,不被无谓的纷争扰乱内心,此乃存身立身之本。

相关文章

  • 存身立身之道

    青年人常常是胸怀壮志,激情澎湃,凭着一腔热血,孤勇奋战,有的甚至自以为了不起,似乎把自己看成救世主,生来的使命就是...

  • 立身之道

    天地有信,得之我幸,汇而成自信。 证道于天地是为匠,匠气无薄而藏厚。 身得天地养是为适,适者不肥。

  • 读书‖《论语》(十四):不知不愠为君子

    学而篇第一 把“学而”作为全书的开篇,旨在强调学习为人立身存世的根本,非学无以成才,无以存身,无以生活于世。 子曰...

  •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2》全书总结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2》以曾国藩的家书入手,主要来写曾国藩如何在学习之道,立身之道,家庭之道,事业之道等方面指导曾...

  • 格言

    居家之方,唯俭与约;立身之道,唯谦与学。(《金楼子》)

  • 少年论

    吾之少年也,因以道德仁义礼为本,而立于天地之间也。 道,天地之道,万物之道,君子之道,行道而为人,依道而立身,顺道...

  • 清观索道篇

    佛学是常人立身之本, 圣人之道是索世之道, 佛学以劝善聚众为基, 圣人以大义大理存世, 佛者退守山门, 叹众生疾苦...

  • 2019-06-26

    《易经·系辞》说:“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敬是立身之道,义是处事之道。这句话是说,以敬心矫正内在的思想,,以...

  • 立身处世之道

    1、应有较为熟悉和精研的专业领域自信; 2、应有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力量源泉; 3、应有勇于面...

  • 你的立身之道是什么?

    人,总要找一点时间想一想:你的生存之道是什么,你的定位是什么,你的立身之道是什么,然后下半辈子你就可以有方向,有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存身立身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cp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