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人常常是胸怀壮志,激情澎湃,凭着一腔热血,孤勇奋战,有的甚至自以为了不起,似乎把自己看成救世主,生来的使命就是来拯救这个世界的。
颜回很得孔子器重,《庄子·人间世》开篇就讲了他的一件事,颜回来向庄子辞行,他要去施展抱负,偏偏选择的是卫国,该国国君轻用民死、视人命如草芥。
他想凭一己之力去扭转局面,勇气极其可嘉。但孔子却多方劝阻,认为他这样去,恐怕有性命之忧。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庄子·人间世》
这段话的意思是:古时的至人,都是先自立然后才去扶助他人。现在,你自己心中的大道尚未立稳,又怎么可能去改正恶人的暴行?
这是庄子借孔子之口而言,自这里可看出儒道两家的相通之处,《论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此语有推己及人的意思,同时也提出首先要修炼自己,能够自立,才能影响周围的人。
存诸己,个人以怎样的理念和风格存在于世间,坚持怎样的人生之道,这是生而为人必须要明确的。
人在世上立足存身是根本,唯有如此,才能谈论其他。犹如佛家所讲先求自度,然后度人吧。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庄子·人间世》
道应专一、纯粹,道杂了思想就多了,就会有过多的关切困扰自己,从而烦恼忧虑,心中顾虑重重就很难达到目的,很可能事与愿违。
这里的道应该指为人之道、处世之道吧,孔子可能是说颜回的修炼尚未达到处变而不惊的境地,无能力以“道”去化解卫国错综复杂的矛盾,因此无法避免失败的结局。
救自己都救不了,还能救他人吗?还能够救天下国家吗?
我认为“道不欲杂”此句是有关大是大非的点睛之笔,更应深刻领会。
人有追求、有激情、有抱负,是值得鼓励的,尤其是青年人,但万不可逞匹夫之勇,行自不量力之举,提防自取其辱。慎重选择人生道路、处事之道,一以贯之,不被无谓的纷争扰乱内心,此乃存身立身之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