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肉,对于江南小城的人们来说,并不是家家户户都会做的家常菜肴。在金钱与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吃上一口猪肉,那已经是无比幸福的事情了。
在童年的记忆里,每逢春节临近,左邻右舍开始准备大鱼大肉,最隆重的菜品都与猪肉相关:红烧蹄髈、肉酿面筋,还有那飘着诱人香气的黄金蛋饺。
儿时最开心的事就是帮爸爸妈妈一起做蛋饺。搬一张小板凳端坐于煤炉前,握一把大铜勺在炉火上轻晃,用猪皮在铜勺里均匀地擦上一圈,随后倒入适量提前打好的鸡蛋液,慢慢地晃动手里的铜勺,让蛋液均匀地铺满整个铜勺,再把一勺肉馅放入蛋皮,最后将蛋皮对折,轻轻地把边缘合在一起,一个半圆形的蛋饺就完成了!做好的蛋饺放入冰箱冷冻,待食用前上锅蒸熟。刚出锅的蛋饺金灿灿、嫩嘟嘟的,即便是平时挑食的孩子,也能就着蛋饺多吃一碗米饭。
至于牛羊肉,普通家庭基本是不会自己做的。一来江南饲养牛羊者不多,二来很多人吃不惯牛羊肉独特的膻味和腥气。尤其是羊肉,喜食者爱之入骨,厌食者避之如虎。后来,随着大街小巷售卖牛羊肉的熟食店越来越多,江南人餐桌上也越来越多地出现牛羊肉了。但大多数都是买现成的回来吃,鲜少有自己买了生肉回来烹饪的。
作为一个江南的女儿,母亲没有烹饪牛羊肉的经验,自然也不掌握这样的手艺。前些年母亲自学成才,每到冬天会做两三次羊肉汤给我们吃。在寒风凛冽的严冬,下班回家能喝上一碗飘着蒜叶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真的是一件特别暖心的事情。
成家以后,开始自己琢磨厨艺。平时在母亲家蹭吃,每到周末便自己摩拳擦掌地在厨房里忙碌。靠着“下厨房”APP,手艺日渐精进,从馒头饺子到面包蛋糕,从红烧鱼到基围虾,从糖醋排骨到豉油鸡,从咖喱牛肉到羊肉汤……慢慢把厨房变成了吃遍大江南北的重要饮食基地,自己也从一个柔弱的小女人成长为一个勤劳敦厚的劳动能手马大嫂!
这个周末,尝试着做了红烧羊肉煲,还擅自在配方之外加了芋头。羊肉鲜美,芋头细腻,一切都近乎完美!
想起老同学自夸厨艺的一句话:聪明人学什么都简单!此时将此话生搬硬套一下,还是无比合适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3159968/418f140070af27e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