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课堂
国学课堂(十八)

国学课堂(十八)

作者: 宁静致远_a3ea | 来源:发表于2021-02-04 21:19 被阅读0次

1.《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原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奕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小,微小。臣,驱使。道用文字没法形容,朴是自然而然的力量,不是外在的力量。

任何人不能驱使道。反过来讲,任何一件事物背后都受到的规制。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宾,服从。没有懂得到提出的问题,才能顺应历史的潮流,才能得到老百姓衷心的拥护。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一旦顺应了道的规律,天地的规律,不要去打破它,尊重爱护顺应自然。

民莫之令而自均:自均,道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去命令他。

始制有名:万物在生发的时候自然会有名相。

名亦既有:有了名字以后。

夫亦将知止:万事万物一旦有了名字之后,一定有它的边界,边界就是知止。

知止可以不殆: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边界,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殆:死亡。不殆:不死亡。不死亡意味着才有生机,才能得到继续发展。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道是整个宇宙内在运行的规则和力量。江河都往大海里流,这就意味着一个人悟道,一定要领会、顺应道。

收获:顺应道的过程,就像川谷流向大海。我们每个人最终都是悟道、行道、证道。当一个人和道融为一体,犹如川谷之于江海。

2.致良知学习第十八天

志愿:我立志成为一名感恩、慈悲、去私欲、自省、利他、自律,有良知的印证者。

今天迎来一年一度的小年,小年一到,春节的脚步更加临近。

拆洗被褥,打扫卫生,以全新的风貌迎接新年。

打扫卫生,清除心灵的灰尘,这也是修“心”的过程。无数次我曾把自己视为“扫地僧”,默默做着该做的事,学会在静默中独处。唯有静下心来独处,才能看清内心,适时反思,及时改正不足。

收获:惟精惟一:“精”,精准、精心,细细品味,慢慢打磨。如缕缕茶香,沁入心脾,耐人寻味。

“一”:专一,心无旁骛,专修于“道”。心神合一,用心体悟“道”,领会“道”,以求达到“惟精惟一”。

反思:昨天在精力匮乏的状态下用语音输入法“写”了一篇小短文。当时没来得及检查就发布。早上醒来一看:天啊,简单的字错了好几个,标点符号运用不规范。没有人为我指出来。是大家没有发现吗?还是懒得指出来。总之错误就在眼前,脸上火辣辣的,要对得起他人和自己。

仔仔细细从头读到尾,一一做出改正。这件事做完后心里感到敞亮了很多。

知错就改,不能错误在眼前仍然走过来迈过去。不去改正永远是一个错误。有了错误及时改正就是一种进步。

相关文章

  • 国学课堂(十八)

    1.《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原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

  • 国学课堂(五十八)

    致良知28期正心班线上学习第十五天 志愿:我立志成为一名感恩、慈悲、去私欲、自省、利他、自律,有良知的印证者。 今...

  • 国学课堂(三十八)

    1.《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原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

  • 国学课堂(六十八)

    致良知28期正心班线上学习第二十九天 志愿:我立志成为一名感恩、慈悲、去私欲、自省、利他、自律,有良知的印证者。 ...

  • 国学课堂(二十八)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

  • 国学课堂(四十八)

    1.《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

  • 万和宫之国学课堂

    万和宫之国学课堂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粹,是中...

  • 广西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丨不一样的国学课堂

    国学始于清末 那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 号为“新学”、“西学”,而与之相区别 就产生了“国学”之名 走进国学课堂 体验...

  • 广西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丨不一样的国学课堂

    国学始于清末 那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 号为“新学”、“西学”,而与之相区别 就产生了“国学”之名 走进国学课堂 体验...

  • 走进国学课堂

    今天下午,青岛和平鸽之家举办国学讲座,我欣然前往。 地点在位于永平路上的街道文化站。由于我是第一次来这里,担心误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学课堂(十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eb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