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经》第十六章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致虚极:一个人要把自己的心空掉。佛教讲“放下”。《道德经》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减去心性上的灰尘,剪掉心中不断翻动的妄念。“虚极”:空到非常定的状态,在花花世界里面对诱惑干扰,不为所动。“虚”到极点,心灵净化的极致。
守静笃:佛法定才能生慧。
复命:找到生命的本来。
知常常曰明:明,彻悟的人。
知常容:超越小我的境界,融天下政务自信大智慧的人和宇宙一体,他能容天下,容众生。
容乃公:大道之运行也,天下为公。没有自己。
公乃王:有了容天下的气度,慈悲。王,一个人了悟境界后,才有能力服务众生。
王乃天:符合了无境界的人符合天道。
道乃久:道是永恒存在的。
没身不殆:心和道一体。
收获:你的心是什么,道就是什么。道和心是一体的。
2.致良知学习第二天

读原文,听导读。
今天是我加入《诚意班》学习的第二天。继续跟随博仁老师学习《教条示龙场诸生》。每学习一遍都会有收获。
今天我对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有了进一步认知。
如果不是系统学习,我可能永远不会沉下心来思考如何立志。即将进入不惑之年,能够确立人生目标,找到前进的方向,我心中不再迷茫。
业精于勤,荒于嬉。只要勤勤恳恳,相信命运会垂青于踏实付出的每一个人。
改过、反思是我每天练习的功课。有没有冒犯父母,对二老有没有不尊重的语言或心念;夫妻之间是否真诚相待,真正做到相敬如宾;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是否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他的身上?
静下心来审视内心,与自我对话。发现我在成长,在改变。不经意地抬起头,发现我的周围一片祥和,心态改变,人生向美而生。
以前,抱怨、心理失衡,负面情绪充斥着内心,我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和别人学,与自己比。一心向善,忠于自己的内心。每天进步一点点,成长为想要成为的自己。
今天我的作业被评为优秀作业,获得优秀奖章一枚。纪念一下。

总结:跟随郭继承老师学习《道德经》,和博仁老师学习《致良知》阳明心学。巧的是郭继承老师、博仁老师都是山东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