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过了二三十次后,我想终于有资格谈谈对昆明的印象了。
我对昆明的印象最初来自二十年前,那时还没来过昆明,但有很多云南的工友和同事,大约有四五十个,其中有五六个昆明人。第一印象是听那几个昆明工友讲的,说昆明的空气多么好,气候多么舒服,多么宜居,食材多么丰富,吃的多舒坦。那几年,每逢到周日,他们就喊我去他们的营地一起吃饭喝酒抽水烟。他们中有两个厨艺很好,我早在没来昆明之前就领教了不少昆明人的家常美食。喜欢不喜欢另说,单说那份情谊和在一起相处时的开心,一直记得。因此我喜欢昆明首先来自对那几个昆明工友的喜欢。
三年前起,工作的缘故,频繁来昆明出差,这才亲身体验了昆明的诸般好处。气候宜人首当其冲,论气候,我想昆明称中国第一,没人会不服。昆明有句民间俗语:一雨成冬。意思是,平常怎样都好,不冷不热,全城几乎没人家装空调,但一下雨,顷刻冷下来,揪心的冷。有一年胖鹿跟我来昆明时正赶上,结结实实冷了一回。就在昆明买了件保暖的衣服,倒成了一个暖心的回忆。
你在外地,不论哪里,大概都很少遇见昆明人。昆明人自称都是家乡宝,觉得全天下哪儿都比不上昆明。这跟一般人所说的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情绪还不一样。你说你家乡好,本质是不喜欢别人说你家乡不好。昆明人说昆明好是真的觉得中国就昆明好。中国有好几个地方的人有这种家乡宝情结,山东的胶东半岛那几个城市的人也这样。
近一二年昆明也在悄悄变化着,跟全国各地一样,车让行人,因为入了法律,各地都多起来了。昆明的机动车大多都挺礼让的,这点比很多省会城市做得好。昆明人好像普遍性格还是蛮辣的,大嗓门多,讲气话来豪气千秋,但人际交往没北方那么复杂,还透着点憨厚。
我有个昆明的前同事,以前共事时常在下班后吃吃喝喝。后来他离开了,要我再来昆明时一定要找他。我一次也没再找过,觉得既然是同事,不再共事了就不想再给人家添麻烦了,毕竟交流还没深入到特别想重逢的地步。今天上午偶然见到了他,他一定要请我吃饭。因为要跟现在的同事出去公干,我说下次下次,下次一定找你。他说,你说了不算。哈哈,我很少听到有人这样客气寒暄的。估计一半是方言习惯的关系,他的意思是我说过要去找他但从未兑现过。他是真的嗔怪了,我下次一定要找他喝一杯了。
我住的酒店院子外,每到傍晚,就有一对老年夫妻支起自带的音箱和麦克风唱歌,一首接一首地唱,大约会持续近三个小时。老头是盲人,戴一副大墨镜,总坐在一旁。老太太不失目,面前摆一个饼干桶负责接路人的善款。从三年前我第一次住这家酒店听见她的歌声,我就观察过,也试过站在他们旁边听了半个小时。两位老人七十岁上下,满脸风霜,形容善良。我从没见过一个城管去干涉过他们,也每次都见行人驻足听她的唱歌并轻轻地把钱放进他们的饼干桶里。次数多了,我后来每次住下后心里都在暗暗等他们来。天色黑了,老太太的歌声就响起了。我每次都把一张纸币递到她手心里,方才安心。其实她的音响声音挺大的,但酒店从未因此驱赶过他们,城管也从未骚扰过他们。我觉得昆明在这二位老人的歌声里仿佛又暖了一度。
他们风雨无阻地来此唱歌,也许要靠路人的施舍生活。即便不是,两个多小时不断的演唱也值得尊重。不知道有一天如果他们不在了,我心里会不会难过......
我对昆明的印象,一大半在这里的人身上。
昆明在抗战时期是大后方,伟大的中国远征军从此奔赴缅甸,飞虎队在此起航。飞虎队当年的宿舍如今是家餐厅,我去过一次,菜品忘记了,只记得当时身在厚厚的历史里包裹的感动。
这里有过中国文化史上最后一批大师,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西南联大,不知昆明方言里在人的姓后面加个“师”字是否就是当年大师云集的时代留下的语言纪念(如称呼姓张的人叫“张师”,不分性别,男女通用),最初几次我被昆明人喊做“师”时,心里都连忙摆手暗说不敢当岂敢岂敢。及至后来明白了这个方言的用法,方才安心地应承了。只是每次听见昆明人互相之间喊“某师”,我脑海里都会现出梅怡琦先生的形象来。这便是我对昆明最美好的印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