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历史和现实中读唐浩明的《曾国藩》

在历史和现实中读唐浩明的《曾国藩》

作者: hannah亦含 | 来源:发表于2023-10-15 12:08 被阅读0次

从2023年8月1日起开始读唐浩明的《曾国藩》, 收获很多, 对自己做人做事有很好的启发。也有很多疑惑, 一边看书,一边查阅相关人物和事件,左宗棠 慈禧等等等等。 一方面代入到个人角度看到曾国藩作为成事的人,怎么成事,事前事后怎么考虑周全怎么妥帖,也理解他在过程中的委屈和情绪,另一方面希望能跳出他个人的角度,从旁观和跨越时间的角度看事情。同时去看清朝历史和民国历史,参照这一段历史里,看他实际的影响力和作用,跳出功过和是非的角度,从人的角度, 为自己读书和思考。为了便捷, 我是听的一口气系列里的明朝和民国的视频节目,B站的刘老师讲历史这个号里面的《大清那些事》。大家都知道这一段历史真的是血淋淋的, 作为中国人,屈辱感是难免的,但更重要的是继续思考。作为人,在其中真是很微小的, 人都是被裹挟在历史中的,很多时候是身不由己的。别的不说,看了这段历史之后,再次漫步闹市中的双塔周边,从秀美的定慧寺巷和官太尉河边走过,看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双塔市集,也会想起李鸿章在双塔杀降,一将功成万骨枯,作为人,也免不了嘘唏。几千年历史的苏州城, 一千多公里的大运河,起起伏伏,沧海桑田,被烧毁被重建。。。。。这段历史中的城市的兴衰,南京,扬州 ,镇江,安庆,都让我有强烈的愿望去一探究竟去体验和感悟和思考。我开始了更深的角度探究和观察,比如苏州,我依然还是能感受到单纯的风光美丽和其他特质,也更真切地想起这其中的地理因素,历史因素,在现实的空间环境下用时间的跨度体验和观察, 去回味其中的人和事,去思考,做出自己言行和内在的微调。这个世界, 没有你想的那么好,也没有你担心的那么糟。时光如水,日子一直在走。所以看书的好处吧,内心就平淡安静也满足。

因为一开始看的是小说,很有带入感,好像看到栩栩如生的当年的这群湖南人,特别是看到曾国藩和衡阳的关联,作为衡阳人,我们也会特别有亲切感。会感受到他们不仅仅是我们背过的历史教科书上的名词,而是曾经生活在这世上的活生生的人,这样一下就关联到他们的人生轨迹他们的情绪、情感,他们的选择。

我和我的读书搭子一起,不光读小说, 还查了很多资料,然后知道这其中和衡阳和苏州都关联的人,彭玉麟。

2019年我第一次留意到寒山寺俞樾写的石刻字,先生仰望他书法好,度娘里标签他清代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在苏州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他的作品。在小说里才看到俞樾是曾国藩的学生(曾国藩是他进士考试的主考官,他们的习惯就都是名义上的老师)。后来我们查了他的资料才知道俞樾和彭玉麟也是的儿女亲家,而俞樾在苏州的住处,曲园里几个堂,分别是曾国藩 李鸿章和彭玉麟写的。(修订:其中一个顾文彬写的,不是彭玉麟写的, 我2024年元月又去过曲园,但曲园里也有他们俩之间友情的纪念品。) 作为衡阳人,我们去过衡阳县渣江看过彭玉麟家的那间茅草屋, 也去过江东的退省庵。我们熟知他们家在渣江被亲戚和相邻欺负的事情, 也熟知他作为湘军水师统领的事情, 但还真是第一次知道他晚年其实是半年住在衡阳半年住在杭州西湖,他在西湖的住处也叫退省庵。

这两个月的阅读里我也看到,人其实是最了不起的,真的能做很多事情的,不是只能随波逐流的。 比如说曾国藩吧, 小地方出来,没有家世背景,没有父母支持,考试能力也平平,家传的读书考试能力差,也能在43岁的时候做上礼部伺郎,正二品的官。而胡林翼,官二代不说,聪明不说,还考试能力强,岳父还是两江总督,但却也各种不顺,花钱捐官去了贵州这样的小地方从县官做起。虽然他们都是在历史上留名的人,个人的条件和起点也是不一样的,个人的性格和能力和命运也不同。不管历史教科书上给曾国藩贴的什么标签,至少他从无到有创办了湘军,并结束了太平天国的运动, 他的军事思想还是给后世很大的影响。所以蔡锷才会编写《曾胡治军语录》,老蒋和教员都很钦佩曾国藩,也是因为他在治军上的体系化思想教育和深厚的儒家思想。就曾国藩的人生,我看到他从一个普通人不断突破自身局限,走向成长的经典过程。在自我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他还保持了成长、家庭、社会性的平衡。

看到有人(微博上我看到大V侯小强)就曾国藩的经历来定义的胜利和胜利者。没有经历失败的胜利不叫胜利,不是一群人的胜利不是真正的胜利。胜利者特质:一定要过耐字关。要能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不怕死。胜利者配置是个过程。不是因为有72变才敢打81关。而是需要你打81关,你要配置和发展出72变。

读《曾国藩》的过程我经历了从他的“日常行为”,反过来到查阅他的“成长经历”,最后再来看他的“原生家庭”和历史条件的过程。从这三个方面才是真正看清看懂一个人。也才能关联到自己和自己的周边。本来是一直想分享给身边人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很多启发的, 20日晚上从前一个年轻教师给我电话述说她错过了一个职位需求的失恋般的疼。和她提到曾国藩说到受挫是最大的成长机会。建议她好好做个深度阅读。她拒绝了。 她想要的是当时那个巨大的疼的宣泄,和能改变她困境的指点和路径。再有她说到她就是读书太多,中了书毒。

我的读书笔记是首先沉浸感知文本本身,即使是简短的笔记和标签我也不想在书上做,一方面是现代电子笔记手段太方便,我通常的笔记手段有拍照,直接语音变文字,图片变文字,和分类,另一方面我还是不舍用自己的笔打断再次读这书的人的思路, 这个人包括再次读的我本人。然后是相关的人和事查阅,然后才思考自己的框架:我为什么读这套书?疑惑的是什么?什么地方启发了我?我要微调自己的是什么地方?我的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那些是一定要改变的,改变的方法?

这样读完这本传记的隐藏的知识含量,同时伴随着连续多天的阅读和思考,整合知识,并没有形成啥方法论和一套思考体系,更没有怡然自得,倒是这场头脑风暴确实是让我精疲力尽。

读书就是为了独立思考,有清醒认识。在喧哗的生活里摒弃浮躁,翻阅,回眸,让这个历史人物都在脑海中清晰呈现,在回到自己,在书中的旅行,跨越时空之后, 首先罗列了自己的问题

1)犹豫拖延

2)软弱及攻击性。善良和软弱的不同。软弱的根源。

3)中文功底差,缺乏传统中文美学素养,当然我英文也没有学好。

罗列还是很漫长的事情。有一条写一条。不过这期间有过很深的对善良和软弱的针对自己的思考和追究。这的确是读书过程中有意义的探究和思考,至于改变,那还是要有意识地反反复复去改, 直到变成习惯。

然后我的整体框架出来了:

1)认识自我,接受和微调

2)寻找思考和交流的方向:做事的方法途径

3)做事追求的结果或者成果,养成跨越障碍意识,三个纬度,首先从自身找障碍,然后才是环境,然后才是他人。

4)养成主动的习惯,搭建自己的交流和思想的支持圈。

5)爱自己爱他人,从外到内。

修炼出内在的平凡人,平静和向善向上的乐观自我

成为自己想做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平静 普通和快乐

相关文章

  • 2018-04-02

    唐浩明《曾国藩》 《曾国藩》唐浩明先生在1986-1992年创作的一部历史小说,唐先生是...

  • 《曾国藩》解读

    主题:历史上高度接近完人的人 作者唐浩明简介(中国研究曾国藩第一人) 历史渊源:唐浩明的老家与曾国藩的家乡相距只有...

  • 可以向曾国藩学习什么)(三)

    可以向曾国藩学习什么)(三) ——读唐浩明历史小说《曾国藩》 2020.7.20 从6月27日到7月17日,读完了...

  • D79: 把时间拉长了去看

    读《唐浩明点评曾国藩日记》 同治元年润八月初三日 记得在唐浩明老师《曾国藩》中有湘军部将陈国瑞与日后的台湾巡抚刘铭...

  • D94: 世家可贵之处

    读《唐浩明点评曾国藩日记》 咸丰八年十月十一日 从今天起,开始读《唐浩明点评曾国藩日记》的第二篇——悟道。从201...

  • 读书笔记

    唐浩明:《曾国藩》 《中庸》上讲,‘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唐浩明, 曾国藩:唐浩明钦定版 (修订老...

  • 读《武则天》有感

    去图书馆借了王占君的《武则天》,和唐浩明的《曾国藩》,先读曾国藩,感觉无趣,改读武则天,今天读完了。 初读时,是在...

  • 《曾国藩》对我的影响

    砍柴书院&简书写作营 关于曾国藩的书,我主要读得是唐浩明著的《曾国藩》《评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奏折选评》等,唐浩明...

  • 修心的两个妙字

    家里有一整套《曾国藩全集》, 蒙尘已久。近日读《唐浩明谈曾国藩修身之道》,看了几篇就肃然起敬,这位历史上的名人克己...

  • 【剽悍牛人进化营修心模块】修心,就是全力超越昨天的自己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很多的人或事会被逐渐遗忘。但是思想的智慧,经过岁月的冲刷却能历久弥新”。读《唐浩明谈曾国藩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历史和现实中读唐浩明的《曾国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et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