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问:“听到就行动吗?”孔子道:“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自己行动起来?怎么的也得征得父兄同意呀!”
冉有问:“听到就行动吗?”孔子道:“那还犹豫什么!当然听到就马上行动!”
公西华道:“仲由问听到就行动吗,您说有父兄在,不能擅自行动。冉求问同样的问题,您却让他马上行动。两个人问题相同,而您的指导却相反,我听糊涂了,大胆地来问问。”
孔子道:“冉求性格怯弱,做事退缩,所以我给他壮胆;仲由的胆量却有两个人的大,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
两人问题相同,问题的语境却相反。子路从来是听了就干,只恨还有些道理没有来得及去实践,或干得还不够快,所以问老师,我是不是还有不足。
冉求呢,他总是犹犹豫豫,半天迈不出一步去。他问老师的意思是:我这样也没什么不对吧?难道听到了就要马上干?
孔子根据他们二人不同的性格特点,给予了相反的指导,这是圣人明察秋毫,又因材施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