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攻其所长。

作者: 巴山夜雨i | 来源:发表于2018-11-27 22:41 被阅读121次
因材施教,攻其所长。

在教育界,因材施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知易行难,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当年,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主张并在其三千弟子,尤其是七十二贤人中加以实施,成为上下五千年来,代代相传的典范。

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妙就妙在孔圣人有一双慧眼,能够识得弟子们的性格特点,然后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发挥其所长。

我们现代人的教育,同样讲求因材施教,但是难的是,家长和老师们很难做到真正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及性格特点,因此并不能彻底的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比如,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被父母送到各种兴趣班学习,有音乐班、绘画班、舞蹈班、口才课、英语课、写作课等等,多如牛毛。孩子的空余时间完全被占用了,结果根本不能专注于一项兴趣,反而适得其反。相反,有的家长就很有头脑,也很开明。在给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班之后,他们会观察,去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从而去伪存真,加以培养,这才是因材施教。

我国近代著名的《少年中国说》的作者、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先生,其九个子女皆是精英,一门三院士。其中梁思成,1946年赴美国讲学,受聘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并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建筑师。

由于在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上作出的杰出贡献,他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后来,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在他在美国学习建筑学的时候,梁启超却写信建议他学习文学,言说文学可以使人体验人生之趣。

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稍为多用点工夫。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

是因为他觉得梁思成是一个做事情非常专注的人,因此,根据其特性,才建议他学习文学或人文科学,以丰富他的人生和生活。有这样细心的父亲真让人羡慕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人某事有了兴趣,他才会有动力去钻研去了解。

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应该主动培养其兴趣。而培养兴趣就必须去发现去了解孩子的特点,根据其特点因材施教。

这就要求我们的父母及老师,练就一双孔圣人的识人慧眼,用心去了解孩子,发现孩子的特长,然后教之育之。

因材施教,攻其所长。

相关文章

  • 因材施教,攻其所长。

    在教育界,因材施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知易行难,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当年,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主张并...

  • 188 - 曾文正公嘉言抄

    就吾之所见多教数人,取人之所长还攻吾短。

  • 初学《传奇录》之浅见十四

    惟以成德 先生长篇大论述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要务是惟以成德。然后,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各具所长,各安所长...

  • 精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4章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第1小节

    只抓住缺点和短处是干不成任何事的,为实现目标,必须用人所长——用其同事之所长、用其上级之所长和用其本身之所长。本章...

  • 有效的管理者要坚持“因事用人”

    1.充分发挥人的长处,才是组织存在的唯一目的!用人所长——用其同事之所长,用其上级之所长,用其本身之所长 2.用人...

  • 如何发挥他人长处

    有效的管理者能使人发挥其长处。他知道人不能以弱点为基础,必须用人之所长、用其上级之所长和用其本人之所长。发挥人...

  • 碰到猪队友怎么办

    智者不用其短,而用愚人所长

  • 最笨的方法可能是最快的速度

    “春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磨刀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源于陶渊明的: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

  • 取其所长,去其糟粕

    (稻盛哲学学习会)打卡第15天 姓名:Michael 部门:业务部 组别:待定 【知~学习】 诵读《活法》第三章 ...

  • 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开学已经近三个月了,三个月来...

网友评论

  • 骥鸣:知易行难,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真的不容易。
  • 凡思:因材施教才是更好的教育:+1: :+1: :+1:
    巴山夜雨i:@凡思 是的!

本文标题:因材施教,攻其所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co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