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104575/a8614c4109c2e497.png)
1、横跨三个世纪
巴菲特曾言,寻找傻瓜都能管理的公司,因为总有一天,会有傻瓜来管理这家公司。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阿里巴巴为了避免傻瓜管理公司,始终在努力。
马云曾提出,要做102年的阿里巴巴。
所谓的102年,是指横跨三个世纪。
1999年阿里巴巴创立;1年。
21世纪存活一个世纪;100年。
活到22世纪,仅需1年。便102岁,横跨三个世纪,这是一种大气魄。
届时,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多出了一家横跨三个世纪的伟大公司。而创始人,正是马云。
可互联网科技公司,往往越老越“残”。
苹果在1976年成立,至今43年历史;
三星在1938年成立,至今81年历史;
高通在1985年成立,至今34年历史;
英特尔在1968年成立,之间51年历史;
反观更加年轻的新一代互联网科技公司,脸书15岁;阿里巴巴20岁;腾讯21岁;亚马逊24岁。
科技这一行,普遍年轻化,不足百年开始残喘是常态。
IBM在1911年成立,至今已经108岁了,在107岁时,被股神巴菲特割肉了。
因为具备百年公司的基因,往往那种不变的公司。
例如金店、或者如同茅台那般拳头的产品公司,再或者百年口味不变的酱油公司,同样具备这种基因。
因为,这些都是不需要变化的公司。没有变化,难有变故。
但互联网科技公司不同,所面临的变革巨大。
纵然独步社交圈,淘宝稳坐电商第一把交椅。但这些软件依旧会不定期更新升级,不定期或者细小,或者重大的改变。
所以,互联网科技公司的重点不是产品,而是所培育的人才,可以不断创新更好的产品与服务。
互联网科技公司,落后不是被挨打,而是被淘汰。
巴菲特所指的公司,是不需要变化的公司。而阿里巴巴,是需要不断变化的公司。
2、因为梦想退休
2018年,马云宣布退休,这已经是他第三次退休,但未必是最后一次。
2006年,卫哲担任阿里巴巴总裁,兼集团执行副总裁。这是马云的第一次退休。
2010年,阿里巴巴爆发诚信危机,总裁卫哲主动承担责任,引咎辞职。
2013年,由陆兆禧担任阿里巴巴集团CEO。这是马云的第二次退休。
2018年,是马云的第三次退休。宣布在一年之内,将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的位置,交给张勇。
这则消息公布后,阿里巴巴的股价仅仅下跌3.7%。并无太大波澜,为马云,鞠了一躬。
反观微软前CEO宣布离职后,微软股价大涨8%......
市场的反应,与其说已经“适应”了马云的不断退休。倒不如说明,阿里巴巴的制度体系是完善的。
自2006年马云开始不断退休至今,阿里巴巴成长的更大了。
2007年阿里巴巴港股上市融资17亿美元;2014年纳斯达克上市融资250亿美元。如今4116亿美元市值;约2.85万亿人民币市值。
等于一个宇宙行,再搭上两“瓶”五粮液。
而马云之所以不断退休,同样是因为102年的伟大梦想。
因为创始人不可能管理公司102年,所以,伟大的百年公司需要培养源源不断的人才管理公司。
而阿里巴巴培养人才的机制,至今看,是成功的。
3、明星、野狗、黄牛、兔子
公司的发展,不是一个人的“单挑”,而是更多人的“群殴”。
提起百度,我们回想起的,是高层不断的离职风波。
提起京东,印象深刻的是东哥在美国深陷丑闻时,京东股价大跌7%,并且,我们还想不起其他人。
提起腾讯,我们想起的是马化腾,张小龙,然后,可能再想不起他人了。
提起阿里巴巴,我们会想到较多的人。
马云、蔡崇信、张勇、彭蕾、曾鸣;各个都是独当一面的将才、帅才。
在阿里巴巴内部,有一种独特的认定人才机制。
划分四类:明星、野狗、黄牛、兔子。
有才有德,明星类员工。(有能力,有品德。)
有才无德,野狗类员工。(有能力,但无品德。)
无才有德,黄牛类员工。(无能力,但任劳任怨,兢兢业业。)
无才无德,白兔类员工。(态度好,但就是没有业绩。)
对于明星类员工,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奖励,从不匮乏。
对于野狗类员工,不敢用,小心用,能退就退。
对于黄牛类员工,好好保护,放心用,等于中流砥柱。
对于白兔类员工,定期清理,毕竟白兔多了,业绩无从谈起。
这仅仅是阿里巴巴人才制度的一部分,通过完善有效的人才制度,不断培养出优秀的将才,帅才。
4、合伙人制度
随着阿里巴巴的不断做大做强,也不断有人提到;所谓伟大的阿里,终究还是老外的。
第一大股东是日本软件,约34%股份,第二大股东是美国雅虎,约22%股份。而马云,仅有8%左右的股份。
还有数据表明,孙正义持有软银20%的股份,软银最大的股东是南非标准银行,而工商银行收购了南非标准银行60%的股份,是其最大的股东。
但是绕来绕去,都没有绕到重点。
阿里巴巴,是中国人的。
马云曾言,软银是阿里巴巴的叔叔,雅虎是阿里巴巴的婶婶,我们才是阿里巴巴的爸爸妈妈。
原因就在于,环环相扣的合伙人制度。
2013年,阿里巴巴希望再度回归港股上市。
但由于香港上市规则不允许设有双重股权,阿里无奈漂洋过海,远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原因还是在于,双重股权涉及到了合伙人制度的变动。
合伙人制度,是马云可以通过约7%的阿里股权,牢牢控制阿里巴巴这家四千亿美元上市公司的根本。
前车之鉴,乔布斯作为苹果公司的创始人,都曾被赶出过公司。
一家公司的权利,源于股权;股权又分两种,投票权与收益权。
前者要的是控制权力,后者要的是收益权力。理论上,两者间同股同权,股权越多,控制权越大。谁的票数多,就可以决定公司的掌控。
67%:拥有绝对控制权,占到三分之二表决权,如果章程没有特别约定,基本公司就是你说了算。
51%:拥有相对控制权,比如选取董事,选聘经理,以及股权激励等。
34%:拥有一票否决权,占比大于三分之一,对于股东会的特别决议,有直接否决权。
曾有这样一个提案,乌克兰提议取消俄罗斯的一票否决权,被俄罗斯一票否决......
10%的股东有权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持股超过5%的股东,收购或减持上市公司超过5%股权,变动需公告。
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上市前,马云持股8.9%,甚至不够10%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资格。
但合伙人制度,就是双重股权设定,将决策权剔除。持有股份者可以享受收益权,但决策权,不要多想。
管理公司的是CEO,任命CEO的是董事会,控制董事会,也就控制了公司,而控制董事会的,是合伙人。
董事会中,11席占6席过半。马云蔡崇信与软银雅虎签订协议,阿里合伙人提名的懂事,软银与雅虎都要同意。也就是说,马云,控制着合伙人。
这中协议是写进公司章程的,想要修改章程,必须获得95%以上的表决权,而马云持股8.9%,他不同意,没有人可以改。
更绝的是,阿里上市主体注册在开曼,开曼的公司法没有67%的绝对控制权一说。可以对具体事项约定比例。这个比例,阿里约定的就是95%。
并且,阿里有30多名合伙人,会增加或者退休,但马云与蔡崇信是“永久合伙人”。只要本人不点头,永远不会退出......
这是一系列极其精巧的设计,马云控制合伙人,合伙人控制董事会,董事会控制管理层。
所以,只要马云的持股不低于5%,他就是阿里巴巴的绝对控制人。
5、结语
尽管马云三次退休,但是因为合伙人制度,他依旧是阿里巴巴的绝对控制人,相当于,董事长的董事长。
也就是说,马云并没有真正的退休。
他真正退休的标准,是退出永久合伙人。
或许,马云还会有第四次退休;我们不得而知。
但马云不断“放手”,是为了公司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打造跨越三个世纪的伟大公司。
百年基业的伟大公司,是不断脱离创始人的过程;依靠完善的制度,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不断带领公司勇往无前。
毕竟百年企业,无论多么伟大的创始人,都无法始终陪伴公司。
放手,也是一种前进。
纵观华为,同样如此。
任正非创立了华为,同时也在不断放手。
尽管他的持股已经不足2%,但华为,人才济济。
余承东,带领手机业务摧枯拉朽,销量已经2个亿,全球第二。
何庭波,带领芯片业务,自主研发,一夜转正。一雪中兴之耻,川普难以置信。
轮值董事长制度,每位轮值董事长都是难得的独当一面的将才。
如今,传言阿里巴巴也要回归港股。
这是也是马云的希望:如果条件允许,阿里巴巴一定会回来。
在哪,也不如自己家的地盘上舒坦。
情怀,可以跨越国际,但最终,还是在故土。
我们不知道这些伟大的中国企业还会走多高,多远,但至少目前,他们依旧伟大。沉淀未来的伟大。
诚如芒格所言:未来的中国,将会涌现很多超级公司。
我们,正处于这个时代。
新书发布,如何选中大牛股,欢迎下单。
目前京东优惠,满100元,立减50元!
链接:https://item.jd.com/12624680.html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04575/669ac41c63da26f6.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