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到滴滴投入1.4亿来进行客服的体系的完善。1.4亿这个数字又在各种的媒体中出现。这个数额很庞大吗?数字并不能够说明什么,消费者想看到的是一个企业的痛定思痛的决心,并且不是隔靴搔痒,而是切实的做出改变。
在国家的经济迅猛的发展,社会体系不断完善的环境下。企业的发展,应该迎合国家发展一起缔造和谐的社会秩序,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心存敬畏之心,不应该成为追逐利益的傀儡,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不应出现必须要付出人命,舆论口诛笔伐的时候,才会站出来解决问题,更不能在解决问题时还在很多的媒体或者公关的文章中,把自己变为弱者。优秀的企业,需要对社会的担当。
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的意识也在进步,很多的公司,作为现代企业,行业的领头人,在商业模式上、在技术创新上,领先于很多的同行甚至可以干掉世界上的同行巨鳄。当企业站在行业的金字塔的顶端的时候,往下看,你会发现身上背负的社会责任和期望更多。因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离不开优秀的企业,而优秀的企业更摆脱不掉对社会应该担负的责任。公平的经商环境、机会均等的市场,是消费者在参与推动,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他们不可能理解你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的意义,只希望在这个商业模式上能够享受到应有的服务和获得基本的安全感。
商业在竞争中成长,人人都是参与者,而定规矩,从一开始应该保证人的权利。
我做过客服,参照话术应对无一例外都是在想办法推脱责任,站在消费者角度想的很少,也曾经有部门负责人告诉我说,应付过去,往上推就可以了;也做过商业合作洽谈,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找到负责人也会将事情往上推,最后不了了之,项目的问题一直存在,到最后项目中看似避开了小问题,但结果收尾时大问题暴露,双方输的很惨。这些除了某些负责人有问题外,原罪应该在企业文化、商业模式和产品逻辑中。如果企业存在敬畏之心对待任何问题,那执行人不可能存在不作为,问题可能就是小问题。
在任何的文学、影视作品中反映的现实世界都是不美好的,但是我们还是在期望着,结局是大团圆。那么虽然大家都在骂滴滴是无良企业,根本是因为消费者对他的失望,就希望滴滴这样的企业拿出真正的诚意,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和消费者一起来完善社会秩序加固信用体系的城墙。
人的性命大于企业存在的意义,而企业存在的意义,是在获得利益的同时担负起社会的责任,维护消费者权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