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凯里学院
数字化视域下初中生群体的手机阅读刍议

数字化视域下初中生群体的手机阅读刍议

作者: 人文学院20汉本1 | 来源:发表于2022-06-11 20:59 被阅读0次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数字化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教学生成路径、师生结构性的主体性诉求和阅读途径等领域都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在数字化的手段迫力下,手机阅读介入了传统的“听说读写”过程,语文教育的现代性也逐渐与此相继挂钩,各种手机报、手机杂志、手机电子书等移动阅读方式也在影响乃至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初中学生群体最受欢迎的阅读方式。阅读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环,那么这种阅读方式是否是学生正确有效的阅读,是否能提高提高语文素养呢?本文立足于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浅论初中生群体的手机阅读概括,略疏陈言,求教于方家。

手机阅读,是指在手机上通过各种阅读工具来通过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当今时代是数字化的时代,手机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无论是在地铁上,还是在公交上,无论是在商场还是在快餐店,随处可见的是人们在琐碎的时间进行手机阅读,可见手机阅读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手机阅读对我们来说有它利的一面固然也有它不利的一面,本文立足于数字化的宏观背景,以一名语文教师的角度来进行阐述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大语文时代,正确的手机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传统语文学习的最大特征就是一个字—背,背生字、背古诗、背修辞、背作文......,考试的内容也不会超过书本范围,只要学生下苦功去背,成绩就不会太差。那么大语文打破了学科的边界,学习内容从语言拓展到文学、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等。随着新课改地深入,“大语文”时代已经来临。现用教材无论是古诗词、文言文比例,还是阅读素材的数量都有所增加。那么这种新的局面,应该要开拓新的阅读之路,顺应时代的潮流。如果能够正确的使用手机阅读对于学生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有益的方式呢?有的学生自制力比较差,缺乏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能力。一些阅读软件精选了大量的高营养阅读材料,由知名专家名师制定科学的阅读规划。只需要按照计划坚持参与整本书的视频学习,作品点评和集中讨论,在不知不觉中就建立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手机软件的共读打卡通过坚持阅读天数和阅读时长排名来激励学生坚持阅读,正是利用了学生不甘于人后的心理,共读打卡即符合游戏闯关属性,又能培养阅读习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还需要扩大阅读面,增大阅读量,丰富知识体系。现在的学生阅读纸质书的习惯比较欠缺,不能坚持,我们何不利用相关的读书软件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呢。这些作品能净化心灵,发人深省,激励思考,对提升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养成后,对于学生以后阅读活动的开展是十分有必要帮助的。

二、学生在手机阅读内容上重娱乐轻经典,阅读方法上重浅阅读轻深阅读

阅读如果只是简单的读一遍就可以了,那么是不会有所收获的。拿语文这一门学科作为例子,语文阅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丰富语言积累,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发展个性,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手机阅读虽然在一定程度了对此有帮助,但是相对于纸质版的阅读来说作用却是微乎甚微的。学生只有亲身通过书籍阅读一篇篇文章、作品,在自行体验涵泳中慢慢的提升语文素养。因为手机阅读,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年龄较小,在手机上阅读,有很多干扰因素,譬如:学生在手机上阅读,坚持不到一会,就去刷视频、打游戏等娱乐活动,表面上在阅读,实际上没有效果,这种断断续续的阅读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对于语文知识的积累也是起不到作用的。即使阅读,也是一种碎片化阅读,也是一种“浅阅读”,缺乏一定的逻辑。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浅阅读使青少年感受不到阅读的精粹,体验不到阅读的快乐,不能用心思考、感悟,内心浮躁、急功近利。长期的浅阅读将削弱青少年独立阅读的能力,对于提高语文阅读的素质培养是不利的。况且学生长期在手机上阅读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利。所以,学生在手机上阅读反而不利学生的成长。手机阅读的好处方便快捷,容量大,大部分是免费,这种免费,对学生的代价有一点大,以学生的阅读习惯没有培养好和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代价。作为学生,现在是信息时代,学生可以借助很多工具来阅读,阅读方式很多,随时随地都在阅读。但是书籍阅读好处多于手机的阅读,手机阅读虽然是免费,但是带给学生的后遗症不可估量,影响学生的一生,甚至把学生带入歧途。家长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给学生购买书籍阅读,书籍阅读是学生成长不可替代品。

三、后疫情时代,手机阅读助力线上课堂的发展。 

在新冠疫情肆虐至今的深刻现实语境中,后疫情时代将会是一个恒久的话题,各种不稳定因素都在持续地间接性地贯穿于教育领域,传统的教学模式、互动体系、活动构建也因后疫情时代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所谓的“进化论”选择,与时俱进,采用了线上课堂的授课模式,借助数字化媒体手段,改变以往的教学形式,同时涵化教学内容的普适性,以语文教学为例,语文教学的过程本质上属于一种表情达意的灵魂对话,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课内教材的阅读、课后课外的补充阅读,然而在后疫情时代下,传统的面对面的教学互动和分享阅读渐显疲态,手机阅读作为线上语文课堂的重要补充手段,弥补了现实语境下的困乏,调解了线上课堂的结构性矛盾,同时也发挥初中学生群体在手机阅读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融合性,在一定程度是也是反映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价值诉求。   

手机阅读有利有弊,那么只有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手机阅读,才可以让学生在手机阅读中获取营养,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才能更好更快得获得与社会发展同步的信息,才能培养出与现代化建设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

参考文献:[1]谢莉莉.大语文时代,从“大阅读”抓起[J].基础教育论坛,2022,(03):110.[1]马艳.当前青少年手机阅读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6,(45):219-220+222.

相关文章

  • 数字化视域下初中生群体的手机阅读刍议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数字化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教学生成路径、师生结构性的主体性诉求和阅...

  • 对数字化阅读的一点看法

    任乙木的第41篇文字 数字化阅读广义上讲,就是发生在数字媒介上的阅读行为。与数字化阅读相关的媒介有,手机,Pad,...

  • 7月15日培训内容

    新课标新高考视域下:阅读教学发展探析(魏小娜) 一、“阅读”教学与测评中的新现象 (一)阅读教学实践中的新现象 1...

  • 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及策略

    今天阅读的文献是《核心素养视域下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及策略管窥》,笔记如下: 一、无灵句的学习运用 平时教学中,...

  • 阅读教学之去蔽

    教育视域下的阅读,主要是以求知或问题解决为导向的阅读,即思辨性阅读。这里的阅读不可能是消遣性的,也主要不是以趣味为...

  • 阅读之去蔽

    教育视域下的阅读,主要是以求知或问题解决为导向的阅读,即思辨性阅读。这里的阅读不可能是消遣性的,也主要不是以趣味为...

  • 关键能力视域下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能力视域下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曹公奇 (宝鸡市教育教学研究室,陕西 宝鸡72...

  • 基于叙事的医患视域融合的机制研究

    一、视域融合理论的来源及应用 二、医患沟通障碍原因——视域融合视角(视域融合差异) 医患视域差异的形成 三、医患沟...

  • 微商视界,抗蓝光手机膜新品,爆款

    现在的微商这么多都得要手机,现在随便一个初中生都有一个手机,可以说是人手一个了,【满足了受众群体大,需求量多】都得...

  • 范围论视域下的《易经》

    范围论视域下的《易经》 《易经》是干什么的 “为什么叫《易经》呢?要从‘易’这个字说起。‘易’是蜥蜴的象形文字。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数字化视域下初中生群体的手机阅读刍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kn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