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考研——不一样的间隔年

作者: 大田子想云游四方 | 来源:发表于2018-08-21 01:45 被阅读9次

       

辞职考研——不一样的间隔年

            写给学弟学妹的话

  因为我是毕业才考研,所以充分的体验到了毕业考研各方面的劣势,所以如果你想要考研,还是尽量在学校里准备,优势如下

  一、图书馆的学习氛围要好的多

  二、不用租房子,可以节省相当一部分花销了,经济方面的压力小很多

  三、考研失败后还能赶上春招,所以请全心备考

  四、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是想提高学历还是想逃避就业,还是盲目从众。


      关于间隔年

  第一次看到间隔年,是在网上,看到有的人大学休学去打工旅游,有人辞职去旅行一年,通过这样的经历,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我当时太动心了,恨不得马上休学,但毫无疑问,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同学劝我不要太冲动,家人也说先毕业,到时候想去可以毕业再去,我妥协了,说白了,其实还是怂,一我没钱,二我根本不敢去跟学校申请!

  后来我看了小鹏的背包十年以及其他一些关于背包旅行的书,还是十分心动,但随着临近大四,马上实习,这样的想法已经很难实现了。


                辞职始末

从来不曾想过从事本专业的我,却因为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从事什么,还是随了大流,于是狂补大学前三年的知识空白,拿出曾经应付高考的尽头去学编程知识,终于找到了一份“程序员”的工作,于是告别了亲爱的室友,去了高中最想去的城市实习。

  步行去宾馆的路上,一阵阵的桂花香让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香气,也让人对这个城市无法不产生好感,当时的心情也简直分妙不可言。

  后来事情就不那么乐观了,不那么高的实习工资,在押三付一的租金面前,着实让人捉襟见肘,以为终于可以张开翅膀实现独立的我,发现还是无法放下家里的拐杖。

  每日在公司餐厅解决一日三餐,经济问题好不容易解决了。前面几年的知识漏洞却日益凸显,带我的前辈不停吐槽,于是以为自己还算有编程天分的我,不断怀疑自己是否入错了行,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看着同期进入的小伙伴进步显著,更加坚信我没有天分(虽然现在我并不后悔辞职,但真的要劝小伙伴们不要一昧的去寻找自己有天分的职业,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付出的努力),终于在某天跟我妈电话过程中爆发,嚎啕大哭,我妈也有些心疼,松口让我自己选(我那时候还处于很没主见的状态,当然现在也只是好了一点,还在努力改善中)。虽然之前有说过辞职,但总被劝坚持,于是我也确实坚持着,与其说是坚持,不如说是妥协。虽然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对它确实有了些兴趣,但在工作中却越来越没了成就感,解决代码中问题时不觉开心,无法解决时却心情郁结。

  辞职成功的时候,已经是第二次提出辞职了,第一次经理觉得我还是有些潜力,人事小姐姐也觉得我可能对自己要求太高了,其实现在想想,我当时只想着做自己有天分的事情,却忽略了什么事都离不开努力。但当时辞职后,真的是感到久违的轻松。不过还是希望大家能谨慎做出决定,不要盲目辞职,或者说在大学就要做好职业规划,不做的话也要有个方向,以及适合什么,能做什么,最重要的是想做什么,不要因为一些有的没的放弃自己的想法,做你想做的!


            决定考研的曲折过程

辞职后,我直奔一个关系不错的室友所在的城市,准备重新找工作,每天投各种各样职位,少有回复。后来又去面了一个程序员的工作,但是感觉十分痛苦,于是没有面试就放弃了,实在是不知道自己后来也离开了那座城市。

  因为不久就要开学答辩,所以就在家看些闲书,一些心理学的入门书籍,后来做了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发现自己最适合做的是一些与心理学有关的,于是决定跨专业考研,不像是过去笼统的查学费高低,这次我对心理学专业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同时结合自己的兴趣,以及一直以来萦绕在心中的考研的想法,终于不再犹豫了。


        考研如何成了间隔年

  当时决定考研的一个目的也是希望通过学习心理学改变自己的状态,因为当时处于一种很焦虑的状态,不知道自己的出路究竟在哪。联想到间隔年,所以觉得不如把考研当成是一次心灵的旅行,终点固然重要,但沿途的景色也十分撩人,也希望自己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这是我决定考研的第五个月,整个人变了很多,心情越来越平和,我妈笑说心理学果然有用。

  每天充实的学习和偶尔的放松,从来不觉得辛苦,尽管比上班的时候要累很多,但并不觉疲惫,反而越来越快乐,每天在各种心理学理论中遨游。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缺点,但也开始接受自己生来就不完美的地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辞职考研——不一样的间隔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or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