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青山的生活备忘录的第【3】篇文章,愿通过生活的记录,让我们更爱生活。
与人合作,总把别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注重自己利益;与人交谈,总想法设法理解别人的观点,最后才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朋友吃饭、旅游,先考虑别人爱吃、爱玩的,别人高兴,自己也就高兴;生活中的朋友相处,永远聚焦在如何帮别人解决问题,从不谈论自己的话题…
这就是活了大半辈子的我,把“我靠谱,你随意”当作座右铭坚信不疑的我。这样的我,却在协助别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后,经年累月的感到空虚,找不到小我的乐趣,做任何事都不存在绝对的热忱,虽无自我怀疑,但自觉卧薪尝胆,人生希望渺茫。
因为一些契机,最近突然通透了许多,原来常年的“不快乐”都是因为“太把自己不当回事”。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的问题没什么好解决的,自己的喜好不重要,自己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事情。身体已经习惯了对自我感受和需求的长期忽略,但潜意识一直在抵抗,矛盾对抗的结果最终自我反噬,缺乏对人生的热忱和乐趣,变成了一个生活与工作的机器。
要找回自己啊。找回自己热爱的,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音乐艺术、价值投资,很多事情的开始其实不费吹灰之力,但我却一直未曾尝试。回头就看到的自己,其实一伸手就碰得到,却被自己推远了。
这一次,终于握回自己的手,那么,便别再分开了吧。
一首诗送给自己,纪念此刻与真实自我的相遇,我应以诚待我。
“哈里路亚!我仍活着。工作,散步,向坏人致敬,微笑和不朽。为生存而生存,为看云而看云,厚着脸皮占地球的一部分......”(痖弦,《深渊》)
与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