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语

作者: 无欲则刚66 | 来源:发表于2020-04-10 09:31 被阅读0次

关于英语学习,有一个很少人知道的真相是:你只需要3个月,就能学会,6个月就能说得流利!

这并非我空口捏造,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权威认证的数据!

因为英语是拼音文字,70%的单词符合拼音规律,看见单词就应该会读,听见声音就应该会写。

而且,中国人学英语其实更容易!

咱们每个小学生都会汉语拼音,汉语拼音又恰恰是从英语借鉴而成的。

英语的50个发音中,只有一个咬舌音“th”是汉语中没有的!

结合汉语拼音来学英语,你本应学得更快。但如果你学得费劲,你的方法一定大错特错。

错误的学习方法

让中国的学生花的时间最多,学到的最少

正确的学习方法,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发布了一个“学习金字塔”报告:学习分两个阶段,“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

被动学习:听别人讲,自己顶多能记住30%内容。

主动学习:讨论、实践、讲给别人,最多能记住90%知识。

换言之,学习英语你不能只听老师讲,你还得用它!

那么,在中国,咱们是怎么学英语的?

认真听课!好好记笔记!多做卷子!——全部都是Lecture(听课)和Reading(阅读),占据了中国学生学英语99%的学习时间,全部是第一阶段的被动学习,完全没有进入到第二阶段的主动学习(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

也就是,最终只有5-10%的留存率,What a pity!(好可惜!)

正因为这样错误的,只有第一阶段而没有第二阶段的学习方法。我们违反了学习金字塔的学习规律,导致中国学生的平均雅思考试成绩(类似英语的全球性统考),连续15年排名全球倒数前十名。What a shame!

背单词、抠语法......

你最重视的方法,害你最深

有人问学好英语怎么就这么难?

这还真不是你的问题!

某知名教育集团曾发布《英语熟练度指标报告》,显示中国人有1/3的人在学英语,每年总花费约300亿元,但在亚洲区域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泰国。

你真的必须直面这样一个事实: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存在重大误区!

1、背单词:效率低下

见过很多孩子一遍遍写单词:apple, apple, apple, apple……,如此默写单词,学习难度增加了三倍都不止!

因为单词一旦离开语境,就没有了图形,变成了单纯的符号,遗忘率猛增。

“一词多义”的背法,也会严重混淆语感。

大家仔细回想一下,你在学汉语的时候,老师会这样上课吗: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汉字,烂,lan,来大家看它具有三个意思”

1)腐烂。例句:苹果烂了

2)灿烂。例句:山花烂漫

3)人品很差。例句:她被人们称为“烂货”

恐怕不会吧?

如果这样讲,学生回想起“烂”这个词的时候,不知道是觉得腐烂发臭了,还是漫山遍野的鲜花怒放,还是一个烂女……她们的听力感觉、口语感觉会全面混淆。

林语堂先生是学贯中西的大师,他也曾反对这样学英语:

1)不要只记单词,一定要学习句子。让语法、语调和发音,在句子中完整体现。

2)切忌以“认识单词”为目的,而要掌握单词的具体“用法”,这样才不容易忘记。

2、抠语法:因小失大

你们一定做过这种语法单选题吧?

殊不知,这类语法题,恰恰破坏了我们的语感,因为:大量错误选项把大脑刷屏了,严重干扰了你记住正确的语法。

而且,把时间花在抠细节上,耽误了阅读的宝贵时间。

正确的学语法方式,是大量听、读,这样你的大脑皮层,会反复被刺激,储存的全都是正确的语法,自然不会被带跑偏。

事实上,过去的英语教学就是死死盯住一棵树。

分析这棵树的年轮、叶面、叶脉、树根的细胞膜,就像分析句子的词性、过去式、现在时一样,并没有去欣赏整片森林的美好。

如果可以,千万不要站在一片叶子那里,研究它的叶脉到底有几条,一定要优雅地林中漫步,说:“哇,枫叶像火一样热情,白杨树真挺拔,竹子一看就清凉…….

3、输入量太小:在沙漠里,坚持喝无菌水

列举一些大家常说的话,用“沙漠—喝水”这个给大家做一个类比:

1)哎呀,我一张嘴就说错,还是先不要说了,学学语法再说话吧。

类比:一个人在沙漠走路,快要渴死了,看到一个小湖泊,她说:“不要喝呀,不要喝,杀死全部细菌再喝吧”,结果呢……她渴死了

2)看英文书?我还是先好好背单词吧。

类比:一个人在沙漠走路,很渴很渴,前方有一个“阅读湖”,她说,“不行不行,阅读湖会淹死我,一定要先用滴管喝水,等我强大了再去阅读湖”,结果呢……她永远没有强大。

如果你坚持“无菌输入”,结果就是:大学毕业,依然是哑巴英语,跟在沙漠旱死了,没有太大差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英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sl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