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名讳缘于盐
南临长江,北襟襄水,东跨洪湖,西接江陵,与岳阳市隔江相望。
河网密布,湖泊星罗,土壤肥沃,享鱼米之乡和芙蓉之国的美誉。
汉献帝建安13年(公元208年),曹操军败赤壁,华容归属东吴。因此境“土卑沃、广陂泽”,“地富鱼稻”,西北境内产盐,又有长江水道及洪湖河道运输之便。东吴遂“令官督办”以“监收盐渔之利”。
孙权称帝后,自华容县划出一块地方设立县治,名监利。起自斯时,监利作为县名,1800年历史风烟,称谓从未改变。
不曾改变,是因监利吉祥。监利监利,既“监”亦“利”也:国有利,民也有利。
不想改变,旨在传承沿袭。监利监利,无监不利,无为莫利,无往不利哉!
探寻“放曹坡”
一出京剧《捉放曹》,动魄惊心,家喻户晓。
一条华容道,从历史穿越,令我辈魂牵梦绕。
放曹坡遗迹,位于监利毛市镇上观庙村六组原棉花采购站院内,现建有关公庙。于毛家口凝眸,苍郁树木处展现高坎,即为当年“放曹坡”。
依稀可辨乎,残兵护曹操从沼泽艰难跋涉而来,坡前正欲小憩,忽听一声炮响,提青龙刀,跨赤兔马的关云长,将去路阻拦。
放曹坡窄路逢,乃诸葛算计,命中注定“身在曹营”者,必会报恩一一
风乍起,将二位风云人物的言谈遮掩。
雷雨交,敌对的兵丁放下了厮杀戈矛。
历史记住了“放曹坡”,文人则经久咏叹华容道:
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
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缅怀古“二胥”
申包胥画像“二胥”者,伍子胥、申包胥也。
两个历史人物,灭楚保楚,两种男人情怀。
京剧《文昭关》,昭关困,七夜愁白头,抑郁凄凉伍员泪。
京剧《哭秦庭》,求秦助,七日俱不食,感天动地包胥功。
伍子胥,楚大夫伍奢之子,名员,春秋时吴国大夫。
申氏,又称王孙包胥,监利人,亦春秋时楚国大夫。
伍子胥申原与伍友善。楚平王七年,伍因父亲冤案逃离楚国,途遇申包胥道“我必覆楚”。申包胥惊愕,旋坚定答曰:“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
楚昭王十年,吴王用伍子胥计破楚入郢。申包胥随昭王撤出辗转随国,后自请赴秦,求秦哀公出兵救楚。初未获允,乃七日不食,日夜哭于秦廷。哀公为之感动,终答应发兵车救援。秦楚军队反攻,收复了郢都。
典故:申包胥哭秦庭伍员借兵讨战母国,虽报家仇,崛楚王坟鞭尸,终究乃小家子气,后人不敢恭维。
包胥故里白湖垸,后人建有“报国寺”,祈祀申公。现如今“擂鼓台”与“扬旗岭”地名尚存,报国寺早成废墟。
想来,是当代人糊塗:感恩报恩,不也是“监利”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