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靠智,大成靠德。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小成就可以依靠智慧取得,而大成就则需要依靠德行才能取得和驾驭。
在社会上或者在商业领域,依靠智慧、勤奋确实可以取得一些成就,这些成就也足够买房买车,丰衣足食。因为只要你足够勤奋,你就可以创造价值;只要你足够聪明智慧,你就能发现和把握商机、整合人脉,成就事业。从普通人成为事业小成者,其实也需要很多成功的素质,这其中就已经筛选掉了一大批人,留下的大部分都是精英人才了,他们或许有才能学识,或许足够勤奋努力,或许很聪明,或许家境好,或许运势好,或许人脉资源广等等。
但是要成为事业的大成就者,往往得品德出众,厚德方能载物。因为当一个人从小成就者继续往大成就者努力发展的时候,他结识到的人往往也都很优秀,非富即贵,毕竟圈子不一样了。正是此时周围打交道合作的人都很优秀,也都很聪明,足够努力,非常智慧,所以如果这个时候自己想耍点小聪明,弄点小手段,藏点小心思,其实别人大多数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如果这个时候自己想“多吃点”、“多占点”或者少承担点风险,别人就会不屑与之为伍,因为这种人不值得合作,因为与这种人合作的时候,他只会想着法子自己占便宜,不顾合作伙伴的感受和利益,甚至直接“坑队友”,与这种人合作是很难共赢的。因为别人能有今日今时之成就,别人也不是什么傻子,也都是自己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努力得来的,别人也经历过很多事,见过很多人。
所以小成者想要跨进大成者的行列,必须要放弃掉自以为是的小聪明,甚至要主动示弱、让步让利。因为在那个精英群体,说几句冠冕堂皇的好话谁的会,“画饼、造梦”谁都懂,别人不止是看你怎么说,更重要的是看你怎么做,语言有时候很具有欺骗性和蒙蔽性,但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处事更能说明内心的想法、思路、境界和格局。所以在这些精英群体面前,谁处事比较公正合理,谁做人比较周到到位,谁能真正让利三分,谁真的有格局胸怀,在平时的接触打交道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当我们越优秀,越有成就的时候,接触到的人也一定会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成就,而且别人也都是货真价实的,有几把“刷子”的,这个时候再去玩一些“套路”只会让别人觉得很低端,要知道你自己是靠聪明才智取得今天的成就,别人也是靠聪明才智获得的,谁都不是靠走运凭空所得。就像李嘉诚的处事哲学——“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而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人是能拿八分绝不拿七分,甚至变着法子耍着花招想办法拿九分十分。就算你占尽商业谈判优势,能拿到九分十分,你这次赢得小利,久而久之这样为人处世,恐怕在圈子内早就声名狼藉了,下次就算你好话说尽,其他人也不敢跟你合作了。在这个小成就者的精英群体里,大多数人都在想着自己继续做大做强,如果这个时候你想着的是真诚地帮助大家,为大家考虑和创造价值,甚至让步自己的利益去成全大家,那么你就会显得有格局和大爱,别人就会觉得你有德行和大家风范。所以此时最大的“套路”就是真诚,真诚地去谋求合作共赢,真诚地为别人考虑,真诚地让别人切切实实得获得好处,这样的“套路”大家也一定会看得懂,有朝一日也一定会领你的情、报你的恩。当别人看到的你和内心真实的你是一样的时候,别人就会觉得你‘“真实”,真诚可靠,别人就会从心里认为你这个人有德行、有格局、有大爱。对一个人最大的认可就是对其人品的认可,很多时候合作不仅是看项目,更重要的是看人,一旦别人从内心深处认可你的能力和人品,别人就会觉得只要是跟你合作就大可放心,甚至就直接坐收盈利好了。一旦你在自己的圈子里有这种“名声”,别人都会争着抢着跟你合作,别人有什么好事也会想到你,如此又愁自己不能做出一番大事业。
但是很多小成就者还是会不愿意放弃掉自己的小聪明,因为能有今日的小成就也是靠这点小聪明获得的,会有一种依赖感,因为他觉得“小聪明”很好用,用起来很顺手,或许未来会继续有用,或许这就是自己最大的优势。他也缺乏一种安全感,因为他不确定是继续依靠小聪明去取得成就,还是靠德行人品,也不确定为人处世到位真的会有用有效有助于事业发展吗?因为他不确定自己的真诚付出会有不会有用,别人会不会领情,他担心自己的真诚付出换不回相应对等的回报或者超额的回报。很多时候阻碍我们继续向前发展的不只是能力,其实更多的是思维和格局。因为一旦小成就者这样思考,其实他内心想到更多还是自己,还是把自己的得失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别人和社会放在第二位,一旦有这种思想,哪怕表面装得再怎么无私大爱,其实内心也是自私自利的,其实这还是一种“套路”,还是没能脱离掉小成就者的小聪明。
小成靠智,大成靠德,厚德载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