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阅读讨论时,无非就是基于和别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作者将这些体验总结为阅读、讨论的三种分享。
一、分享热情。
人们在读完一本对自己比较有影响的书,就会急于和别人分享。常常听到他们以“你知道吗?我最近读了一本书,简直写的棒极了!”这样耳熟能详的话作为开头。那么对于没有接触过这本书的人,可能会被这样的热情感染。想要了解这本书谈些“什么”,这个什么,无非是情节,故事背景等等。而很少有人会说“这是一本描写家庭政治的小说,描写后女性社会主义中暗流汹涌的家庭生活”。一般读者是不会以这样学术评论的口吻来谈论的。他们偏向于谈论故事情节,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以个人的好恶来谈论情节、主角性格、背景设定或者故事呈现手法等等。
而如果恰巧对方也看过这本书,讨论就会跳过以上层级,而进入到经验,经验分享的层次。在讨论中,除非有人提到,否则不会有人主动去讨论有关文本的意义,不会一开始就设定主题路线,否则就成了真正的学术讨论。分享经验时,这些交换阅读心得的朋友可能会有两种方向,一种是单纯的喜好,他们不约而同的为同一个人物吸引,或为某一个情节叫好。一种情绪,是强烈的不以为然,对作者某些部分写作的不满,甚至都不愿意读完。这两种意见在讨论时,如果双方意见统一,讨论往往会比较乏味,可能早早就结束了讨论,而如果双方的意见相左,你来我往,反倒会激起思想的火花。
那么讨论中既然不会主动提起文本的意义,要怎样才能体现出来呢?其实在讨论中,通过参与者的你一言我一语,文本的意义是可以被逐步界定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二种分享。
二、分享困惑。
人们在讨论中,经常会忍不住提出“你看得懂这一段吗?”或者“真不明白为什么作者要这么安排?”这样的讨论与解释,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在沟通中文本的意义会被逐步界定。但是不同的阅读群体,对同一文本的理解,可能是不同的。甚至同一团体在不同时空下,对同一文本的理解也会存在偏差,所以文本的意义不止一个,阅读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正如弗兰克·克默德所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阅读版本”,就算是一个最简单的文本,也可能会有多种解读,而我们也在分享解决困惑当中,发掘出文字对自己而言有什么意义。
三、分享关联性。
分享关联性,也就是发现文本中可以依循的模式。关联性的元素可以是语言的使用,情节安排,事件组合,角色设计或者是文本的象征意义。读者从中发现文本的构成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读之有物”,而不只是单纯的对字面意义的阅读,从而把握文本叙述的模式。
对于小年龄的读者,可以通过童话故事来进行引导。通常在童话故事当中都是有三个兄弟或者三个姐妹,最小的那个往往是聪明又善良。又或者文本中大量反复出现的句子等等,这就是文本世界的脉络。有的时候文本当中,很难寻找出其中的构成模式,那么,阅读者也会借助文本外的模式,有赖于自己个人的语言、生活等经验,来帮助自己理解文本。这些经验当然也包括以往的阅读经验。我们也经常会用以往读过的甲作品,来帮助理解乙作品,比较二者之间的角色个性,或者描述二者之间的异同。
因阅读而开启记忆闸门,正是阅读的本质,这也是阅读之乐的源泉。“说来听听”这样一种阅读讨论,他并没有严谨的架构组织,也不是全面性的论述,更不需要特定的发问程序,也不追究精确的答案,他只是思绪分享的一种方式,读者借此表达自己被作品所激发的想法和热情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