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艺术之家艺海
小品&相声,从草莽英杰到一代宗师,说说这些年陪伴我们的民间文艺

小品&相声,从草莽英杰到一代宗师,说说这些年陪伴我们的民间文艺

作者: 鹰说尽说 | 来源:发表于2020-05-18 12:18 被阅读0次

为何萌生这个题设并大胆落笔,纯属偶然迸发,实系妄为之举。但是,如果仅从局外和非业界的观众视角来戏说一番,也不枉我身为东北人对赵氏小品与郭氏相声青睐和喜爱一回。

从时间轴回溯,赵本山成名更早些。老赵和后来的铁三角,以及弟子们凭借不同时期的小品代表作通过央视春晚和各省市大小晚会迅速红遍大江南北,然后才有刘老根大舞台与本山传媒。赵家班涉足影视之初,《刘老根》《马大帅》一度热播并反复重播,乡爱系列的前几部更是连年占据春节后央视一套的黄金时段。先靠东北方言的小品声名鹊起,然后凭着比小品更广阔、更精深的电视剧舞台,让一股满载乡土气息与地域特色的“东北风”称雄神州,霸行天下。

相比老赵,郭德纲的成名之路也不平坦。最近网络视频又翻出早年在橱窗展演的凄楚画面,再配上老郭痛彻心扉的旁白,让人甚感世态炎凉、人心难测。想想那些年夹缝求生的冤屈,老郭如今的意气张扬也不失为报复心理的侧映。从小剧场到大剧院,从惨淡的观众几人到创纪录的现场几万,如今粉丝千万,功德圆满,老郭一路走来殊不容易。我想,坚持传统与创新并重,坚守观众衣食父母与百姓快乐至上,应是老郭一成不变的信条和原则。

要说二人在表演上的相似之处,首先是扎根于生活,太接地气。不凡的人生经历与感悟才会有情真意切、现实讽刺的笑点和包袱。其次是成长于民间,通俗易懂。反观他们的小品和相声,未必全都雅俗共赏,但却一定直抵人心。最后是绽放于世界,弘扬中华。民间艺术走出国门、五洲巡演,此二人功不可没,在慰藉海外华人华裔乡思乡情之余,也让中华语言文化魅力四射,大放异彩。

图片来自网络

不想篇幅太长,也怕语焉不详,赵本山、郭德纲有名望前的坎坷就不分头细说了。与老赵类似,在上春晚和小有名气之前,早期郭德纲相声作品的散播推广靠的是影碟(VCD),而且盗版居多,这与赵本山小品靠磁带走红异曲同工。即便赵本山上了春晚的电视小品,在当时条件下后期发行和流传的主渠道也是录音带。至今还隐约记得当年用双卡录音机反复播放《十三香》《姐夫和小姨子》《相亲》等小品,边听边乐,边乐边学着里边素中带荤的“俏皮嗑儿”,学会了也不敢瞎说,生怕不小心招来父母的训喝。后来,从夜市也买回过郭德纲于谦相声的几张压缩碟,节假日用影碟机播放电视机收看,什么《红事会》《西征梦》《我要奋斗》等等,笑料朴实,笑声真切。那是零几年的事儿,那时网络还没普及。

再后来网络便利、资源丰富了,可以及时关注新作,随意点播经典。同时,更多的新人新作借助《笑傲江湖》《欢乐喜剧人》这些个大平台脱颖而出,不仅老郭把德云社接茬儿力捧的小岳岳、郭麒麟、孟鹤堂等人派上参赛,那些年在老赵提携下各显其能的小沈阳、宋小宝、杨树林、宋晓峰、文松等门徒也悉数登场,再加上那些深受北派风格影响或难掩东北小品痕迹的沈腾、常远、贾玲、贾冰等人及其团队,俨然还是老赵小品和老郭相声的衣钵传承与创新较量。有人吐槽夺冠黑幕,有人看不惯比赛规则,和娱乐节目较真较劲,这不是无聊至极么!?

别的不说,喜剧人基本汇聚了中国当前最为活跃、大受欢迎的喜剧创作和表演力量,成为囊括小品、相声等各种喜剧文艺表演形式的竞技场。虽是竞演,输赢却不是目的,旨在促进产业发展、加快市场转型、推动文化振兴。如此看来,老赵和老郭开创的小品和相声时代非但没有过气,反而焕发出蓬勃不息的生机与活力。

说到老赵与老郭这些年的人设浮沉,还有分别与他们俩有关的江湖恩怨,我认为绕不开中国人“捧杀”的通病。众所周知,早在1956年,毛主席就提出了繁荣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导向,即双百方针。六十多年来,中国的文学艺术园地争奇斗妍、各领风骚,共同厚植和培育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的繁盛与昌荣。然而,关于雅致与通俗、先进与落后、主流与非主流、高逼格与贱货色的口舌纷争一直没有中断。随着物质丰足之后大众文化需求的膨胀,对于民间艺术形式与内容的希求和品评也越发挑剔,一般规律下,先是不由分说去抬爱、去追捧、去死忠,将其推上神坛之后,再予以超乎寻常的光环,然后臆想出无比完美的规格,接下来揪住传言轶闻中无限放大的毛病和瑕疵,不明就里去痛斥、去怒骂、去绝断。在屡受批判与苛责的文艺样貌中,小品&相声首当其冲,而老赵和老郭作为领军人物自然也是风头浪尖,不胜其烦。

当然,成名之前你只是个人名,成名之后你便成了公众人物。你的财富、地位和影响力都是社会和大众成就的,自此你就有了道义之外的更多责任与担当。老赵和老郭皆出身贫寒,正因卑微和艰辛才遍识民间疾苦,对于为富不仁和恃强凌弱最是深恶痛绝。然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曾经历尽磨难、饱受欺辱的民间艺人于功成名就之初略有狂傲、稍有骄纵的举止言谈虽然可恨可气,但平静之后宽容地咂摸一番,这种把持不住与处置不妥与个人素养、从事行当并无太大瓜葛,试与那些败坏腐化的官员与蒙骗剽窃的学者相比,老赵与老郭的那点儿过错何害之有?就算有意无意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也是从艺者那股子与生俱来的坏脾气和臭骨气使然。换句话说,你若是能够纳受围棋天才、体坛明星、文学巨匠在某些方面的缺欠,就不应该对以上两位小品相声界的勇帅与闯将说三道四、指手画脚。往大了不说,单说二人各自解决的几百人甚至更多人的饭碗和托起造就的一帮人富庶有尊严的生活,你除了羡慕嫉妒,总得佩服吧?

图片来自网络

这些年,那些甚嚣尘上的对于老赵老郭等娱乐明星的过度诋毁事件,往往都是打着大众幌子、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或干脆为了利益充当负面舆论急先锋的网红大咖或舆情制造团队所为,甚至是不负责任的媒体人亲自操刀。你想想,常怀一副吃瓜心态的广大群众哪有功夫、哪有脑力去明辨是非、分清黑白,再加之物欲横流之下的仇富心理作怪,盲目跟风、随声起哄也就愈演愈烈了。反正闹腾多大不用收场,反正一地鸡毛不用打扫,也是新消遣,也是泛娱乐。一场无伤筋骨无关痛痒的风波过后,照样打开平板,依旧拿起手机,该看小品看小品,该听相声听相声。

赵本山(赵家班)也好,郭德纲(德云社)也好,他们对于文化发展与艺术繁荣的地位和贡献,我还没什么资格来概括,再说了,也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啊。可是我想说,从定义快乐、创造快乐、分享快乐的意义上说,这二位当属来自民间、兴由民间、立于民间的喜剧大师。作为也曾梦想极至一路追逐幡然醒悟到头来情归乡土的草民百姓,赵氏风格的小品,郭氏风格的相声,才是集民风与俗趣于大成的简单快乐。这份快乐,拥有容易,享用方便,不正是文艺的初衷,艺术家的使命么?

相关文章

  • 小品&相声,从草莽英杰到一代宗师,说说这些年陪伴我们的民间文艺

    为何萌生这个题设并大胆落笔,纯属偶然迸发,实系妄为之举。但是,如果仅从局外和非业界的观众视角来戏说一番,也不枉我身...

  • 相声小品精彩回放

    贺岁相声:送春联 贺岁剧|济公巧智除夕 相声:恭喜发财 贺岁相声 | 再战无常 小品 | 年夜饭 相声:拜年 小品...

  • 相声行业振兴了吗?姜昆:相声大崩盘,现在还不如以前

    相声行业经历了二十年的低谷期,在这个时期相声完败给了小品,因为小品借助于道具可以让观众们更快地融入到节目之中,但是...

  • 最期待这种老司机的喜剧片

    从相声小品,到电视剧电影。 世上恐怕很难再有像范伟这样一个演员,能横跨文娱四界。 从《天下无贼》里的结巴劫匪到《非...

  • 给你们讲个笑话:我看《欢乐喜剧人》看哭了!

    我们都知道,小品跟相声一样都是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 相声有近150年的历史了,然而小品要真算起来,最多也只有35年...

  • 今年春晚小品的亮点

    平时喜欢相声和小品。每年的春晚最关注的也是小品和相声。 由于老一代相声大师们立的标杆过高,比如马季、姜昆、侯耀文等...

  • 郭德纲的200个经典包袱

    1:相声好啊!抨击丑恶,藿香正气。 2:老先生留下来的传统相声总共有一千多段,经过我们演员这些年不断地努力吧,到现...

  • 从《威尼斯商人》说起

    周末晚上带娃看剧,有话剧,小品,相声。结束后我们讨论最喜欢哪个,小孩喜欢爆笑小品《占位置》,我喜欢《窦娥冤》...

  • 女儿看春晚

    女儿特别喜欢看春晚,从地方台到央视春晚,再到地方台春晚,看了很多小品相声,边看边笑个不停。 不仅自己看,还邀请我一...

  • 过年看春晚

    春晚没有了冯巩,心里有点遗憾。三十多年了,从说相声到演小品,虽然节目都不是最出彩的,但是就像那句“想死你们了”的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品&相声,从草莽英杰到一代宗师,说说这些年陪伴我们的民间文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ne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