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年轻人,只用动动手指,就可以用眼睛环游世界、了解奇闻趣事甚至密辛八卦、熟知当下的潮流和从前的往事,更能与无数熟人和陌生人交流。
从微博转战微信公众号,从微信转战B站,从B站转战知乎,从知乎转战豆瓣。我们太想知道别人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了,在说什么了,我们太想获得来自外界的信息了。
信息时代的年轻人,比60、70后的长辈,更谦卑有礼,更博闻广识,他们太知道天高地厚了,面对深广的信息大潮,他们选择更多,了解得更多,对知识和互联网充满敬畏和依赖。但他们的精神,却更匮乏了。
首先从弹幕说起,我始终觉得弹幕是个奇妙的,行为艺术般的发明。自从B站因为弹幕吸粉后,各大视频平台纷纷建立弹幕功能,可见人们爱弹幕,需要弹幕。甚至B站有刚刚上传的视频,人们会等弹幕多了才看,他们叫做“养肥弹幕”。就像为了吃醋,才煮饺子。
信息时代与精神匮乏的年轻人们(弹幕在营造热闹氛围)
但在没有智能手机的小学时代,一本《故事会》或者《读者》却能够陪伴我一个下午,我读得津津有味。要知道,《故事会》是没有弹幕的啊,现在看剧,不光要看台词,还要看弹幕,我们信息接收的效率提高了。
为什么现在的人这么需要看弹幕呢?
因为在网络时代的人们,需要反馈、探索和共鸣,哪怕是看剧这种很私人的事。
知乎上风行的“如何评价XXX”类问题、网易云的评论文化、微博评论区的段子和梗,也是这个道理。就算一个人在家、一个人出差、一个人在午夜的街头,通过网络,我们可以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有人在听我听的歌,有人在看我看的剧,有人在关心我关心的问题。
满格的WIFI信号向天空投射了一个巨大的篝火,每个人都看得到,都能在火光中看到其他人的影子,这团永不熄灭又笼罩世界的篝火宣告:这是一个没有独处的时代。
没有弹幕,你会觉得世界只剩下自己,除了需要弹幕的网友来吐槽科普以外,更深层的原因是,当我们习惯弹幕以后,我们就不再习惯孤独了。我们不再愿意一个人做某件事了。也就是说,孤独感的阈值降低了,以前要让人孤独,需要很麻烦地把他丢在深山老林一个月才行,现在不行,现在就算把人丢在车水马龙的大街,没有手机,孤独感还是会说来就来。
匮乏,来自于我们自我安慰的能力变低了,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能忍受孤独了,一旦离开信息流,我们的精神会被挖空。被信息惯坏的人类,就算手持一本《故事会》,也还是会孤独,我把这叫做“没有弹幕的孤独”。
不是我们的匮乏程度变得更深了,而是我们变得更加容易匮乏了。
现在再回到故事会,为什么10岁的孙振宇有一本《故事会》就能津津有味的度过一个下午,而各种信息触手可及的现在,他却觉得做什么也没意思呢?
因为10岁的他,只有《故事会》。
相比于一个月只有两本的《故事会》,这个时代的信息太多啦,但人的寿命还是一样的。为了尽可能接受更多的信息,也源于信息本身对人的诱惑。我们不甘心一次只做一件事:跑步时听最近流行的音乐,吃泡面必要用平板放综艺或者动漫,更不用说等车、排队、电梯上楼也要刷手机了。
更夸张的是,我在电影院,也看过玩手机的人——电影院的仪式感完全被消解了。那个人在生活中已经习惯了“双线作战”,他已经完全融入这个疯狂扩张生命密度的时代了。
手机这个小小的盒子,可以装成千上万本《故事会》,里面的图甚至能动,甚至能直接播放《故事会》扉页广告里的那些手机彩铃和午夜迷情电台。当一下子有读不完的《故事会》后,人就会开始粗略浏览,不过大脑——我们对信息的感受力变得迟钝了。
在只有《故事会》的年代,一个故事可以反复咀嚼很久,而现在看剧都是双倍速播放的。当年我会舍不得看《故事会》里的笑话,总是留到最后才看,现在对着层出不穷的段子,我却一个都笑不出来。
2018年的今天,信息过于多了,获取信息,过于容易了。物以稀为贵,我再也没有对待信息如珍宝的心态了。有句话叫做,少就是多,如果太多,人有限的心里就会装不下。
也正是因为多,我们的网络信息征程就显得路途漫漫甚至荒谬。我们在用自己几十年的寿命,对抗人类几千年的成果,对抗偌大世界的繁复。现在光是了解一个亚文化,或是追星也好、游戏也好、小众音乐也好,不管什么都好,有趣的事和时间成本构成了人类永远无法克服的矛盾。在闭塞的年代,人们看不到这个矛盾,喂什么吃什么,但开放以后,我们迷茫了。我们看到了太多好玩的事物,对待它们,都想像读《故事会》一样认真而虔诚,了解它们的背景、小TIP、黑话、梗……可是来不及啊。真的来不及。
在《故事会》风行的年代,我对一个月看两本《故事会》,很有信心。智能手机出现后,我眼望那座信息大山,不仅惊叹,而且畏惧。
我们匮乏就匮乏在,小学时一本《故事会》可以等半个月,而现在,每分每秒都在印刷新的《故事会》,热剧轮流上阵,综艺不会断档,就连明星结婚,都是接踵而至的。B站上这么多番剧、网易云这么多歌、知乎上这么多好文章、这么多电影、电视剧、旅行必打卡点、大V的书单、还有更为无穷无尽的朋友圈和微博信息流……这个月的《故事会》,读完了就是读完了。但网络永恒,一眼望不到头。
信息时代与精神匮乏的年轻人们于是,你觉得自己吃多少也不够。你找不到最后一页在哪里,你触碰不到边缘,你无法知道老哥老姐们的争鸣到底谁是真理,你也一下子看不完关于《我不是药神》的1032种解读。你相信,那些解读里某一个可能会让你醍醐灌顶,改变三观,你找啊找,终于在40岁那年找到了,你却发现在评论区,关于这个解读,网友们还有2332种解读。
楼中楼,楼中楼中楼。大热搜中的小热搜,小热搜中的小小热搜。无限扩展的支线嘲笑着卑微个体有限的精神容器。面对一杯水,一个人完全能喝得下。而面对汪洋大海,一个人是无能为力的。网络时代年轻人的精神匮乏,就在于我们面对唾手可得的信息,永远也觉得不够。永远不够,就等于匮乏。
给渺小的个体一个成为精神巨人的愿景,个体在向上攀爬时不仅不会成为巨人,还很可能连个体也不再是了。不满足作为优点,是相对于有上限而言的,你预判自己能成为一个月薪1000的人,但你现在挣500,那你应该要不满足。可在无限面前,徒劳的不满足只会让人匮乏。当你达到1000的目标后,你却发现自己活在有人几百亿身家的世界,你开始浑身不舒服,你感觉自己一无所有,连1000也没有。
以此做类比,大概可以说明,为什么精神产品越丰富,人的精神却越匮乏。
我们找不到北了,我们可能不那么需要丰富,而仅仅需要知道方向在哪里。我们需要知道自己是谁。
网络充满了光怪陆离的事物,老哥老姐又个个都是人才。你在他们思想的交锋中不断皈依、倒戈,你点赞十万+的推文,你跟着人们赞美最右评论的机智,你在微博吃完赵丽颖的结婚瓜后又急忙转往知乎分会场,你需要了解豆瓣、猫眼、贴吧等各个平台里的人们对某部电影的评价——尽管他们很可能是一群人。
你分身乏术、你精疲力尽、你生怕错过热点掉队,你急需知道流行的网络暗语,你用网络来不断映照现实,把现实尽力代入网络。你太累了。你有一瞬间会觉得,如果没有手机,自己还会做这些事吗?自己真的需要做这些事吗?或者换句话说,做这些事的自己,到底是真正的自己吗?
匮乏,来源于站在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繁华十字路口,我们突然找不到自己了。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因为亲身经历变革,经历了两个时代,所以精神出现断崖式的匮乏。
在智能时代出生的10后,应该不会有这种感受,他们的信息生活是从始至终的,我们则是割裂的。
在十年间,快速从《故事会》状态过渡到微博状态,人是会出现不适感的,你也许不会马上发现,但这事有后劲。也许有朝一日,你总觉得有这么几个瞬间,你离不开的智能手机,让你有点不舒服,让你觉得疲惫,困惑,忧郁,患上强迫症。这也许就是匮乏的前兆。
我始终觉得,比起痛苦,更可怕的是快速膨胀的快乐,因为面对痛苦,你全副武装,做好了与之战斗的心理准备。但沉浸在丰富多彩的快乐中,你不知不觉就会习惯。当这种快乐突然消散时,你会无所适从,你会焦虑,你会空虚,你需要重新接入各种APP来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做什么,以此来弥合空洞的精神。
最让人难受的还不是焦虑和紧张,还不是这种有感觉的痛苦,而是当人的精神被信息坦克无情碾压过后,变成苍白的纸片,你什么也不想做,你哪里也不想去,你甚至连痛苦也没有。
(完)
公众号 宇宙酒
用于分享我写的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