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章精选圣贤书友会简友广场
研读《道德经》第07章:以无私之心,成私心之利

研读《道德经》第07章:以无私之心,成私心之利

作者: 橡木桶 | 来源:发表于2022-09-12 23:20 被阅读0次

第07章: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字面翻译

天空常在,大地久存。天空能常在和大地可久存的原因是自己从不生长,所以可以长存久在。圣贤之人置身于别人后面却能获得前列的位置;置身于事情外围却能保持持久的存在。以无私之心,成就自私的愿望。 

道理解读.

不生则不死,不动则常在。天空不动则常在,大地不生则久存,任何地动山摇都是灾难,所有天翻地覆都是祸害。保持长在的方法是不动,想要不死的方法是不生。稳定是自然属性,长久是大道所为;传统要悠久,思想要坚定。天地长久是榜样,长存久在是任务。

人总要进步,但方式方法很重要,一马当先看似英豪,但险境环生;紧随其后看似不美,但安全稳妥;全身投入似乎勇敢,但后果难料;置身度外似乎平庸,但避祸避险。获利很美好,生存更重要;智慧之人都是谦让,局外和不贪,反而得以生存,获利和发展。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你死我活他人得福。设法做好第三者,努力成为局外人,看似平凡普通,多数避祸得利。

争先引发更多的竞争;通常提前出局,入局产生较多的纠缠,经常遭遇扼杀。因为争先是欲望,退让是道理;纵欲遭人嫉恨,尊道蒙天眷顾。退让一步或许进展更快;置身局外通常更加安全。谦让更易获利,无私更多受益。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先舍才能得到,谦让终将拥有。速生快成不是好事,急功近利并非良策,争取抢夺毫无益处,积极主动难成大功。以不求而求,以无为而为,以不生而生,以无私而谋,道也。

相关文章

  • 研读《道德经》第07章:以无私之心,成私心之利

    第07章: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

  • 诗意哲理散文集《你所不知道的自己》|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

    文|饶山 道德经里有一句话叫,以无私成其有私,就是说以无私之心奉献,最后就会成就自己个人的愿望,实现自己的梦想。 ...

  • 立志

    发愿放下一切不求余物。无私心即是道。 放下一切不求余物。无私心即是道 放下一切不求余物。无私心即是道 以诸圣先贤佛...

  • 今日功课

    无私心可能就是有私心。

  • 2017-12-01

    【任绿梅20171201】活法之利他拓展视野-学习分享:世界上最大的“自私”就是“无私”,以无私换取自私,这就是我...

  • 肚量

    做人的肚量有多大,人生的成就就有多大。不为一己之利去争、去斗、去夺,扫除报复之心和嫉妒之念,自然“心底无私...

  • 心量,写的真好!

    做人的心量有多大, 人生的成就就有多大。 不为一己之利去争、去斗、去夺, 扫除报复之心和嫉妒之念, 自然“心底无私...

  • 心量

    做人的心量有多大, 人生的成就就有多大。 不为一己之利去争、去斗、去夺, 扫除报复之心和嫉妒之念, 自然“心底无私...

  • 度量

    做人的心量有多大, 人生的成就就有多大。 不为一己之利去争、去斗、去夺, 扫除报复之心和嫉妒之念, 自然“心底无私...

  • 心量

    做人的心量有多大, 人生的成就就有多大。 不为一己之利去争、去斗、去夺, 扫除报复之心和嫉妒之念, 自然“心底无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研读《道德经》第07章:以无私之心,成私心之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sc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