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关于《引爆点》的书评中,我们分析了格拉德威尔对于“流行三法则”的解读。这部引爆图书市场的著作告诉了我们潮流是如何产生的,详见读格拉德威尔(一):《引爆点》与潮流的产生
而他的第二本著作《眨眼之间:不假思索的决策力》或者译为《决断两秒间》,则将注意力聚焦在了瞬间决策的奥秘。
一.这本书关于什么?
该书用大量实例探讨了直觉、潜意识以及第一印象对于人们做出决策的影响,人们既可以通过直觉和潜意识做出正确决策,也可能因为受到第一印象与直觉的误导而判断失误造成恶果。
因此人们应该有意识锻炼与提升自己做出瞬间决策的能力。
二.这本书的结构与具体内容包括什么?
在序言部分,作者通过不同人群对一尊雕像真伪的判断,引出了这一观点:专家数秒之间的判断甚至可能比专业团队花费大量时间得出的结论更深刻。
于是,全书围绕这一“迅速的感知方式”分成了六章展开论述。
在第一章“薄片理论”中,格拉德威尔提出了“薄片分析法”,即“人们通过极少经验即可理解事物和行为规律的潜意识能力”,这是快速认知的一部分。
比较典型的例子包括研究人员通过观看三分钟的夫妻日常交流视频,从而可以预测他们婚姻的大致走向,因为夫妻双方的积极或消极情绪在短短几分钟内已经暴露无疑,正如摩尔斯电码中用“笔迹”来就可以定位;
另外,通过观察寝室的蛛丝马迹来分析某学生性格,甚至可能比与该学生长时间接触的判断更准确;你也不用了解一名医生的技术水平,只需要通过分析他与病人的简单对话,就可以判断该医生被投诉的概率。
因此,所谓的“薄片分析”就是充分发挥细节的作用,通过不足百分之二十的细节,就可以得出八九不离十的真相。
第二章“潜意识密室”主要提到了瞬间做出的决策来源于个人体验与经历的最细微处,来源于潜意识。
值得关注的例子包括:在一项测试中,被要求等待的人们如果接触到了“礼貌”等字眼,他们的表现也会更耐心,这体现了外部环境的“诱导作用”;
而在闪电约会的案例中,人们通过直觉产生好感的异性形象,可能与他们平时设定的偏好标准有差异,这也反映了潜意识的力量。
前两章从正面分析了快速决断的内在原理以及相关例证,而第三章“沃伦·哈定假象”则提出了第一印象可能带来的误导作用。
正如书中所言,“顿悟并不是一只安住于脑中的灯泡,而是一盏一吹即灭的风中残烛”,因为这种能力极其脆弱。
那么什么是“沃伦·哈定假象”呢?
沃伦·哈定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失败的总统之一,而他当初能够当选总统居然主要是因为他仪表堂堂的外在形象。
因此,“沃伦·哈定假象”指的是快速认知的阴暗面,即先入为主和瞬间认知导致的偏见乃至歧视。
在这一章,作者还举了人们潜意识中对于黑白肤色的差异评判的例子,以及某销售员有意识地筛选信息,去除对买家的固有偏见而取得成功的例子,说明了通过改变构成直觉的经历与环境,来管理和控制直觉的必要性。
在剩下的三章里,作者通过列举充分发挥快速认知能力的“红军”打败信息完备的“蓝军”的例子,强调了多余信息可能使得问题复杂化,因而有必要化繁为简,做出更优决策;
通过探究摇滚歌手肯纳受到专业人士好评却在听众评价中得分较低,以及新可乐的意外失败的案例,说明了消费者的第一印象是不可靠的,因为只有专业人士才懂得用专业词汇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对自己反馈的信息负责任;
通过分析警察错误判断无辜黑人持枪,从而造成的惨案,以及自病症造成的思维盲区,告诉读者通过练习提高心智解读能力,去读懂别人的心思,有着重大的意义。
以上是整本书的基本结构和每一章的重点内容。
总之,人们眨眼之间做出的决策,其背后有着十分复杂的潜意识活动,人们既要应该通过长期训练和专业知识的积累,提升“直觉思维”的正确性,也要尽量避免第一印象带来的偏见。
3. 个人评价
这本书在豆瓣上评分不算高,相比《引爆点》和《异类》而言,它的观点不算特别有震撼效果,因为我们关于直觉判断的优劣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是,格拉德威尔通过讲故事来论证自己观点的方法,依然值得借鉴;
并且书中提到的“薄片理论”启发我们注意细节的重要性,“沃伦·哈定假象”告诫我们消除固有偏见的意义。
而最值得注意的是,要想真正提升我们的快速决策力,专业和长时间的训练必不可少,当然,还要记得保持专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