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上周计划(“边反复品读《原子习惯》与《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边按照指导学习、实践”),本周为搬家开始分类整理打包。
没想到这件事情对我而言,难度蛮高。
因不愿面对、难以取舍而有些手足无措。
不愿面对和难以取舍的,是那么多件外化物品所堆砌呈现的那个“过去熟悉的自己”——不得不承认,怦然心动的含量没有很高。
有时反复纠结决定不了几件零零碎碎的去留;有时又彻底开脱般觉得统统丢掉也无所谓。
不由反思——这种缺乏恒定“怦然心动”标准的内核,在于已丢失了“怦然心动”的能力。
这种对外物去留的犹豫,诚实而尖锐地折射出内在定位的迟疑。
迷茫中相信“开卷有益”。便继续阅读。
《原子习惯》指出,习惯改变(或塑造)的核心,在于“身份”的更换(或设定)。“习惯”的改变有3个圈层,由最深层向外沿分别是“身份的改变”、“过程的改变”和“结果的改变”。
![](https://img.haomeiwen.com/i5966898/1c074f71ba301f9c.jpg)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也强调,在以“怦然心动”的原则筛选丢弃东西之前,先思考“怦然心动(理想)的生活”场景,思考规划得越具体越好——我究竟想在怎样的环境里怎样的生活。
在书籍的指导与心理疏导下,尝试使用两位作者力荐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做着改变。这一周下来,明显感觉到正在习惯重塑中,逐渐恢复“怦然心动”的能力,越来越清晰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最向往的。其实“怦然心动”很简单,当意识到首先我想变得更好——更快乐、更轻松、更有价值感时,这种自我觉察本身便具有“怦然心动”的魔力。
物品的整理虽还在进行时,但因果断了不少,收尾的进程应该会在“怦怦怦”的心动中有所加快。这次搬家正逐步像蝉脱壳一样,脱去一些旧习,增添一些新的认知与行为模式,以焕然一新的面貌迎接拥抱怦然心动的新生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