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哀之?伤之?悲之?痛之?
有时,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扰得天下大乱,会让你在一日之内哭笑不得,悲喜交集,更有甚者,会将这种心情传染开来,延续数日。
短暂的生命会发生多少这样的事情呢?所以应放开胸怀,调整心态,笑脸相迎每天升起的太阳,因为毕竟有“日出江花红胜火”。笑脸相送每日落下的夕阳,也毕竟有“夕阳无限好”。

学习苏轼面对人生、面对生活的态度,你会发现苏轼是一个非常懂得生活、非常会生活、享受生活的人。元丰六年,这时他到此地已有四年的光阴。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解衣欲睡,”悄然间,目光巧遇月光,如神来之笔,月光似乎对苏轼倍加青睐,也许是苏轼的心也一直在等待月光,这一相遇,恰巧点燃了苏轼的兴奋点,于是“欣然起兴。”
自己有了兴情,自觉一人乏味,不行,兴致如此,得找一个人出来走走。“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更巧的是“怀民亦未寢”。这又是神来之笔,月光,兴致,知己。
相与步于中庭,诗情画意在此刻便展现开来:皎洁的月光,让夜色更加恬静。地面上也铺上一层,如明净的水一样,清澈见底。绿竹,翠柏,叶影被月光带到地面,枝叶轻拂,像是水中的草一般,随清澈之水,缓缓而动,纵横交错。岸边是两个交心的朋友,畅怀笑谈。

别忘了,苏轼此刻还是“处江湖之远”,有忧君之心,但却无计可施。但在生活中,他能够畅怀,情致颇甚。而对不如意之事,既没哀,也没伤,更无悲。
他是选择乐观地面对自己经历的或正在经历的每一件事,既然无法改变现状,那就尽情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片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