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说学生最讨厌老师做什么,大概有这样几条:
1.拖堂
2.罚学生重复抄作业。
3.对待学生不能一视同仁。
4.挤占自习课或别的老师的课。
5.伤害学生的自尊。
逐条对照反思,感觉自己还好,应该不是那么令学生讨厌。
拖堂其实是教师有责任心的一种表现,可是却列为被学生们讨厌的第一位,足可见,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行为还是不干为妙。一位同事对课堂的时间把控特别好,每每下课铃一响,他就可以说,“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我做不到这么精准,却尽量收尾,布置作业,然后下课。偶尔有一道题目的最后一问还没讲完,我会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用请求的口吻问孩子们,“我能把这一问讲完再下课吗?”学生们一般不会拒绝。另一种是我宣布下课,让有学习兴趣的同学留下来听,相当于给孩子们开小灶,这时候留下来的孩子听得格外认真。两种方法都可以,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偶尔为之,切不可成为习惯。
占课不是我的性格。说实话,数学需要强化,强化次数越多,孩子们的成绩会越好。可是,我依然选择上好学校给我排好的课程,而不觊觎其它课程,靠补课来提高成绩。一来,这样可以倒逼我备好、上好自己的每一节课,让每一堂课的效率最大化。二来,让我去编造类似“今天体育老师请假了”这样的假话去糊弄学生,我实在也不想做。
“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是学校一位老教师给我的忠告。今天听钟杰老师的课程,她讲到家长给孩子说的一句话,哪怕孩子考得再差,家长要对孩子说咱比十年后。我受这句话的启发,是不是我们可以这样想,无论我们眼前的这群孩子有多大的差距,十年、二十年之后呢?
我感觉一视同仁和不伤害学生自尊可以合并为一项。倘若教师能够做到一视同仁,那么学生就不会感觉老师偏私,即使偶尔被老师批评,他也会对比,班里那位优秀的同学因为不遵守纪律也被批评过,所以我也要接受老师的批评,反思自己的问题。
有时,老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或者一个眼神,都可能构成关于自尊的伤害事故或事件,它带来的影响有时真的难以估量,有的甚至让学生一辈子都耿耿于怀。所以,教育无小事,教育是关乎人的灵魂的事,做教育是一种修行。
我个人还是非常认可这段话的,因为我也有过被伤害的经历,(点击链接可以看看我曾经被伤害的经历https://www.jianshu.com/p/aa4e129d3b60)所以我努力做一个悉心呵护学生成长的老师。
做一个学生不讨厌的老师,然后才可以成为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