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家长跟我说,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自己在家里从来不打孩子,经常跟他讲道理,但是为什么孩子反而变的越来越不听话了?有时候还故意要跟自己对着干?
“就比如说昨天吧,大冷天的非要出去玩。我跟他好好讲道理,我说今天天气太冷了,出去容易感冒,而且也没有小朋友在外面玩啊。”
“孩子就是不听,又哭又闹,非得出去,闹的我头疼。难道教育孩子讲道理没有用吗?"
讲道理是“懒”家长的方法
同样的问题,我也听过另一个家长的做法。
晚上孩子闹着要出去玩,不让出去就哭。这位妈妈二话不说穿上衣服就带着孩子下了楼,结果外面一个小朋友都没有,冻的孩子刚下来没两分钟就想上去了。
这位妈妈不慌不忙,说既然下来了,你就玩呗,孩子说不玩了太冷了!自己就主动跑上楼了。
后来孩子就再也没说过要出去玩,在家乖得很。
如果家长以为通过动动嘴皮子就能教育好孩子,且不说这个道理讲的对不对,即使是对了,孩子下次还是不会听的,因为孩子是通过实践去学习的。
但是大多数家长都很懒的,不愿意亲自带着孩子去实践,只喜欢嘴上说说。
讲道理不仅不会让孩子听话,反而会让孩子更加好奇去做你不让做的事情。
思想教育家卢梭说过有三种教育方式对孩子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害: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讲道理其实是家长在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孩子身上。
成年人因为已经经历了社会上面很多的事情,所以在看一件事的时候,更多的是衡量利弊。而孩子不一样,他们并没有利弊的概念,他们做这件事大多都是因为好奇。
所以我们的道理不一定适用于孩子身上。
每个人小时候都会有这种经历:就是家长让我们做一件什么事,而自己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要这么做。
家里3岁大的女儿最近总是对烧开了的水壶“虎视眈眈”,看着它冒出白白的热气,好奇的不得了,总想去和它来一个“亲密接触”。
很多这个岁数的孩子应该都会有这个经历,我小时候也有,但我的经历比较惨痛,摸了热水壶,被烫到还起了泡,后来再也不敢摸了。
虽然不用非要被烫一次才能记住,但是光靠家长苦口婆心的讲道理,说些什么“这个很烫”、“这个不许摸”之类的话,根本不会打消孩子这个念头的。
我们其实可以先找来一个杯子,里面倒上四五十度的热水,然后让孩子摸一下,问问孩子的感受。
孩子肯定会说很烫,我们就可以接着说,这个杯子很烫我们不想去摸它,那么那个热水壶要比这个杯子烫上一倍,你想想有多烫吧。
有过这次体验之后,想必孩子应该就不会在想去摸那个热水壶了。
言传身教才是最高级的教育方式
之前我们也说过,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家长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会影响孩子的认知的。
我们在做咨询工作的时候也能很明显的发现,家长的很多不经意间的行为就会被孩子学完,并“发扬光大”。
还有很多家长自己天天打麻将,却非要逼孩子好好学习,考上清华,我觉得这是一种家长本身的认知偏差。
因为在孩子眼里,家长做什么都是对的,那么每天下班就玩游戏,或者就去打麻将,看电视剧,当然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了。
所以在怪罪孩子不学习之前,想想自己,有没有体会过学习之乐呢?
最后,还是那句话,帮孩子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前提,是我们自己先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