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与君主的交往之道:却之不恭(下)

与君主的交往之道:却之不恭(下)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4-07-12 00:05 被阅读0次

    孟子举例说,孔子在鲁国当官的时候,鲁国有猎较的风俗,孔子也参与猎较活动。连猎较都可以,那又何况接受赐予呢?

    所谓猎较,是指在狩猎竞赛中,相互竞争,抢夺猎物,其中最肥美的,可以作为祭祀的牺牲。

     万章疑惑地问:“是不是孔子出仕没有遵循大道呢?”

    孟子说:“孔子出仕当然是遵循大道的。”

    万章:“那他为什么还参与猎较?”

    孟子:“孔子随后首先修正了关于祭祀所用器物的条款,规定狩猎所得的野兽不得用于祭祀,这样人们就不会再热衷于猎较了。”

     万章说:“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呢?既然猎较不合礼法,鲁国又盛行这种做法,孔子为什么不直接辞官而去呢?”

    孟子说:“孔子是要从某件事开始,作为一个突破口。如果实践中推行不不下去,他就选择离开,所以孔子为仕没有超过三年的。孔子出仕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发现可以推行道义而出仕的,一种是因为主人礼遇而出仕的,一种是因为主人养贤而出仕的。季桓子当政的时候,孔子觉得有机会推行仁义而出任大司寇,这是第一种情况;他与卫灵公讨论国事,是因为卫灵公给他高规格的礼遇,享受和鲁国司寇一样的待遇,这是第二种情况;衛孝公(原文有误,历史上没有谥号孝的卫国国君)喜欢养贤纳士,孔子是其中之一,这是第三种情况。”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古文“仕”并不仅仅是当官的意思。《说文解字注》说:“学也。训仕爲入官,此今义也。古义宧训仕,仕训学。故《毛诗传五》言士、事也。而《文王有声传》亦言仕、事也。是仕与士皆事其事之谓,学者、觉悟也。”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只要出来为君主服务取得报酬,都称为“仕”,而不必一定有官职。

    这一章讲的其实还是孟子自己,孟子不愿出来做官,却享受了很多诸侯国的丰厚待遇,孟子这是给出了之所以这样做的一个说法。简单一句话,却之不恭,受之无愧。

    在《孟子》的其他章节也有关于孟子接受君主馈赠的记载,他实际上是有的接受,有的不接受。当有利于他保护自身安全,以便完成他周游各国、推行仁政的旅行时,而他又确实需要时,他便接受;当君主别有所图,希望孟子留下来协助推行霸道时,他便拒绝。

    【《孟子》简读之万章篇00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君主的交往之道:却之不恭(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ag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