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劝人们做君子之二。
在第十二章“知物”中,朱子直接了当地告诉人们做君子。
朱子说:君子之道费而隐。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朱子说,君子要施行的中庸之道,功用广大而本体细微。
君子的中庸之道十分广大,天下无不能够承载容纳它;君子的中庸之道又十分细微,天下没有什么能够剖析它。
君子的中庸之道,从最愚笨的男女知道的浅显道理开始,到它的最高境界,就能昭著天地。
在第十三章“笃行”中,朱子用孔子的话来教育人们做君子。
子曰:“君子以人治人,改而至。”“君子胡不慥慥尔”。
孔子说,君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直到人们痛改前非为止。
君子怎么能不老老实实地做到言行一致呢!
在第十四章“修身”中,朱子直接告诉人们,做到哪些就是君子了。
朱子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朱子的意思是说,君子处在平常的地位,就去做应该做的事,不要去羡慕本职之外的的名利。身处在富贵的地位上,就做在富贵地位上所应做的事;身处在贫贱的地位上,就做在贫贱地位上所应做的事,身处在夷狄的地位上,就做在夷狄地位上所应做的事;身处在患难的地位上,就做处在患难之中所应该做的事。
如果真能如此,君子就没有什么地方不能坦然处之的了。
君子安分守己,等待天命的恩赐,而小人企图冒险,存侥幸得利之心。
在第十五章“齐家”中,朱子告诫人们,做君子和行远及登高一样,需要循序渐进,切不可好高骛远。
朱子说: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朱子的意思是说,学习君子之道,就像远行,一定要从近处开始;也像登高一样,一定要从低处开始。
在第二十章“治国”中,朱子还是借用孔子的话来教育人们如何做君子。
子曰: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孔子是说,君子不可以不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提高自身修养不可以不敬奉双亲;敬奉双亲不可以不了解人的本性;了解人的本性不可以不了解天理。
在第二十五章“诚意”中,朱子告诫人们,要想成为君子,必须要有“诚”心。
朱子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朱子是说,诚,贯通于事物的始终,没有诚,就没有万物,因此,君子以守诚为贵。
在第二十七章“修身”中,朱子再次告诉想成为君子的人们,应该怎么去做。
朱子说: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而崇礼。
朱子是要君子尊崇德性,而通过善学好问,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并深入到精细详尽的微观世界,达到高明的极致,而又遵循中庸之道。
君子还要温习已经知道的道理,从而探究对事理新的认识,为人朴实厚道,而又崇尚礼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