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记行

作者: 王进慧 | 来源:发表于2023-09-22 11:10 被阅读0次

      读了臧双传老师《南山之恋》一文 ,引起我对南山的丝丝回忆。大约二十年前,我曾两次走进位于高密东南角的“南山”。南山,确切的说是一片方圆近百里的丘陵地带。

      一次是前去拜访带头种植黄金梨的李丹伟、李丹远弟兄俩。我和同事是在一位镇干部引领下坐吉普车进山的。那时的南山,苍苍茫茫,起起伏伏,沟壑纵横,植被很少,偶见一点绿色,那是开始种植的梨树。镇干部告诉我们,南山的土壤,特别适合梨树种植,挖下去几尺深有一层白胶泥。

      在颠簸的行进中,一片墨绿色由远及近映入我们眼帘,在光秃秃的背景下特别显眼,像是挂在岭坡上一块绿毯,这就是丹伟、丹远弟兄俩的果园了!

      兴奋的在果园边下车。果园有几十亩大,梨树都已展开枝头,如同巨伞,正值初秋,层层叠叠的叶子下面挂满了拳头大的青青的或浅黄的梨子,真是硕果累累,梨子在飒飒秋风中溢出醉人的果香。我大体判断了一下,此处应是在南山东部。

      主人在园屋子前一棵梨树下摆下茶桌,热情接待了我们。弟兄俩长相甚是相似,精壮,沉稳,脸膛红润,浓眉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嘴角略有点上翘,微笑时露出洁白如雪的牙齿。南山的水土真是养人啊,品一口茶果然甘甜爽美,水好是南山的梨子特别好吃的重要原因吧。

      喝罢茶,主人高兴的带我们参观果园。大家在果园中间的小径上慢慢踱着步,饶有兴致、目不暇接的仔细察看着,主人娓娓道出了创业的经历,同时回答着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交谈过程中,主人一会伸手摸摸树干,一会仰头瞅瞅正在成熟的梨子,一会又在一棵梨树前停下来插上一段有趣的故事,如数家珍,溺爱与欢喜之情溢于言表。走出果园,主人又领我们走下地窖,介绍了用来储存梨子的办法。然后,一边踌躇满志的谈着下步计划,一边同我们大步登上岭顶。瞭望着蓝天下形态各异、绵绵延延的丘陵,我触景生情的想,眼前的两位拓荒者,堪称飞翔在南山上空的两只雄鹰——坚韧不拔、讲求科学、勇往直前!从他们身上仿佛看到了南山的希望和未来!

      能人效应果然很快体现出来。其中一位担任了村支部书记,带动全村搞起了梨树种植,并且由此拉开了倾全镇之力改造南山的帷幕。

      时隔两年,带着关注和期许,我又一次进山。这次是去南山深处、重岭皱褶里的一个很小的村子,只有二十四户,离胶州地界不远了,叫姚家屯。此行的目的是观摩党建。

      我们一行三人是骑着自行车进山的,比着坐车视野更开阔、更自由,路途远,看到的也更多。让人欣慰的是,眼前的绿色较上次明显多了起来,早一些种植的梨树已进入旺盛的生长期,新植的梨树也已缓过苗来,绽放新绿。有些岭坡上挖了好些树坑,看上去蜂窝似的。山鸡、斑鸠在丘陵间悠然自得的飞动着,唱和着。南山开始焕发生机了!

      我们走的是一条羊肠小道,当时也许就这一条路径,时而推车爬坡,时而飞车下沟,翻山越岭,伴随着不断的尖叫和欢笑声。途中遇到两位农民在搭桥,这是我见到的最小的桥,长度只有一米左右,小的不过两尺,桥是搭在岭底的小溪上,此时已接近汛期。南山小溪众多,水流潺潺,穿来穿去的游鱼、小蝌蚪和水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时见绿宝石一样或大或小的水潭,大的如水库,丘陵倒映在下面,瓦蓝的颤悠悠的倒映让人顿觉心境澄澈。

      “啊呀!”走在前面的同事突然锐叫一声,翻身下车,我们不知何故,赶紧刹住车子,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原来几只毛蟹爬到路上贪婪的抢食牛粪,不管不顾、你争我夺的,甚是有趣,不约而同瞪大眼睛观察起来,但没有触动它们。

      快到村子时,同行的镇里的同志告诉我们,前去的这个村子,由于户数少,地处偏僻,自古形成一个习俗,如有歹人入村,不论谁受到欺负,全村男女老少抄起锨镢二叉钩子齐上阵,即便平常不睦的,也不计前嫌一致对外。当然这是以前的事了,为了生存而抱团。我想,这也许是边远村落的文化特质吧。

      村支部书记已早已在村头等候。看上去书记约五十岁上下,中等个头,皮肤略黑,朴实而干练。寒暄过后,他径直把我们领到家中。

      院子拾掇的很利落,甬路旁种着夹竹桃,东窗下几株地瓜花正在盛开,紫红色的花朵沉甸甸的足有盘子大,绣球似的。家人见到我们露出真诚而羞涩的微笑。进得屋内,东间北墙上挂着毛主席像,像下有张老式三抽桌,党建资料就在桌子抽屉里。我们慎重的从书记手中接过资料,放在炕上仔细翻看着,各种薄册很齐全,记录十分正规,一丝不苟。吃着家人送上来的花生,敞开心扉和书记攀谈起来,书记谈到了党员带头种植果树的情况,又讲了村里发展产业化的初步设想,他虽不善言辞,但思路清晰,信心十足,出语坚定,就像南山顶上滚碌碡——实(石)打实(石),我们听了很是振奋。又聊了一会发展新党员事宜,喝了几口水,我们就告辞了。

      走在幽静的街道上,觉得两旁的树似乎特别绿,鸟儿的叫声也特别清脆,与村后流泉的淙淙声糅合在一起,如天籁之音。一阵微风拂过,带着明显的凉爽与湿润。虽是丽日,光线却那么柔和,雨后诈晴似的。望着前方层峦叠嶂的峻岭,此情此景实在是太美妙了!村子给我的感觉,像是在画境一般。

      回到镇机关,镇里的同志执意留我们吃晚饭,上了两盘青菜,一盘煎小鱼,一盘炸虾子。主人眼睛闪烁着光,不无得意的说:“鱼、虾都是南山出产的,纯粹的绿色食品,尝尝吧,在别处吃不到。青菜也是伙房自己种的。”他是南山人,我们是老相识了。鱼约有一拃长,身子滚圆,煎的焦黄,肉质细嫩,很是鲜美,不知这叫什么鱼,虾子就像活的一样,只是变成了橘红色,油汪汪的,就着贴饼子吃起来真叫一个美味!餐间,我的思绪不由的又飞到了南山。

      时光飞逝,转眼二十年过去了,南山时常在我心头萦绕。去年初夏,随老干部外出参观,从王吴水库去孟家沟水库经过南山,放眼望去,满目梨树郁郁葱葱,已将整个南山覆盖,就像是波涛汹涌的绿色海洋。这里的人们生活的很富足了吧?村庄也大变样了吧?听说我们去过的那个小村庄姚家屯建立了专业生产合作社,并且发展成为规模宏大、业绩辉煌、声名远播的专业合作社,这真是石破天惊之举。明年南山梨花节一定要来看看!

相关文章

  • 终南山行记

    谈不上游记,因为没有游玩,只是行过而已。 终南山,一个向往了许久的地方,在这次山林音乐会终于有机会前往。...

  • 终南山禅行记

    终南山,一个注定不平凡的地方! 二月的三天的线下能量课让每个学员都充开心喜悦的能量,而就在课程现场旁的终南山更是吸...

  • 终南山禅行记

    幸得小雨为媒,10日清晨,我们自在营的小伙伴们跟平台几位有缘的家人,在春浩师兄的召唤下一同前往闻仙沟。第一次...

  • 【休闲记】诸葛南山行

    2021年9月25日 周六 曲靖 晴 今天休息,一早就与爱人到面甸水库走一走。正待返回时朋友相邀到马...

  • 惠州大南山行记

    第一次是在朋友的朋友圈遇见大南山,那时听闻惠州大南山非常值得一去,就觉得有机会一定要去那里走一走。大南山就是那种见...

  • 南山行

    江渚金兰上, 青草野茫茫。 山峦驾云雾, 秋雨来一场。 注:打油诗。 照片来自朋友。

  • 南山行

    去爬山 穿过大街小巷,密林深丛 去走一条八百年前的路 像一泉来历不明的清水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 水往低处流 南山脚...

  • 《南山行》

    金华山水美丽不? 送给朋友饱眼福。 山青水秀似仙境, 处处美景看不足。 愿携妻儿在此住, 依山盖间小茅屋。 看山看...

  • 南山行

    南山行 惶惶复惶惶,凄凄且凄凄。银栗落人家,车马南山行。夫子踽踽迟,谁家状元花? ...

  • 南山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山记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dt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