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天冥想时,脑中出现许多零碎图像,它们出现在上、下、左、右,不同位置,有的清晰,有的模糊,一个个跳出来、又消失。此时,我只记得一个愁苦妇女的脸望着我,五十多岁,是一个外国人的样貌。
这半个月减少信息输入,加之冥想,头脑的负担减轻,有一个改变就是梦境清晰了,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夜夜无梦,其实不是无梦,而是醒来后就不记得了。现在有时会回忆起来。有时冥想,前夜的梦的片断再次出现,冥想中知道那时前夜的梦。
人的意识多么奇妙!
下午读《问道》,书中收有一篇胡因梦的文章,她说到实存感的短暂消失,我曾有此种经验,因此知道她所言非虚。只是如果没有这种经验,必然认为莫名其妙。
“每刻的起心动念、情绪反应,潜意识里的活动,它们所呈现出来的一贯模式,不间断地加以留意。如果能做到这点,就可以在日常生活里不断地深化自我了解,自我认识。”
这一段关于一切情绪深层原因是恐惧的分析,我很认同。
![](https://img.haomeiwen.com/i4204427/f1b990794794b0a5.jpg)
二
今天冥想时,昨天、前天看过的电视画面不断地浮现。这个现象说明那些电视画面,在我的意识里留下了印迹。假如不冥想,这个印迹就觉察不到。
浮现的画面都不完整,比如一片粉色衣服的前襟,一个人的背景,一只脚等。由此想到,之前冥想出现的画面,可能也是电视电影或书籍上的局部,只是时间隔得久,就不记得来自哪里了。
可见,生活中的目遇耳闻,都会在意识中留下印迹,有的留存在浅表,成为显意识;有的落入深处,就不易觉察。不管浅的,还是深的,都会不知不觉间影响着之后的思维、判断。“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过的人,见过的物件,每一个都算数”,这一句是成立的。
既已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在生活中,多接触什么,规避什么,是不是就要有所注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