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语文课上,我总会非常羡慕那些课文阅读高手,因为他们总能快速分段,并简明扼要阐述每段的主题内容,面对老师提出的一些刁钻问题,他们也总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我,却只能跟在他们的思路后面追啊追。
后来了解到,那些对答如流的同学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从小就跟随父母读过一些书。这让我非常羡慕,常常幻想:如果我的爸爸妈妈也能陪我读一些书就好了。
做了父母后,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父母的引导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引导不仅限于是生活上,孩子在学习上的引导尤为重要。为了弥补小时候在语文课上的遗憾,我有意识地去读一些书,但不得不说我依旧处在“看热闹的阶段”,想成为“读透的内行”的高手还需要磨练。这样才能和孩子一起探讨一起成长。
不过,最近看完《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后,对提高我的阅读质量有非常大的帮助。当我看完这本书拿起新书阅读时,竟然通过《文学课》中提到的“因素”之一--------天气,对接下来的剧情发展有了大胆和准确的判断。那种可以抓住要害,主动思考的体会让我喜出望外。这么好的一本文学阅读指导书,对每一位渴望爱上阅读的人都非常受益。
《文学课》之所以能有这样的魅力,与作者的文学素养是分不开的。整本书,作者的语气幽默、形式灵活---不时会采用问答的形式来解释他的观点。讲解结构清晰,从整体到局部,每一块内容都会结合经典文学作品来诠释。这样活灵活现的一本书,让人读起来轻松又受益。
作者[美]托马斯.福斯特是美国密西根大学专授文学课的教授。从书中可以看出他阅读丰富,几乎对每一部经典作品都有深刻理解。也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文学素养,福斯特教授才可以把枯燥的内容讲解得轻松幽默、收放自如。
书中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部作品的主题是什么、伟大的作品是如何创作的,以及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那些特别因素。
1.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在书中,作者给主题起了一个非常具有武侠色彩的名字“探险”。他说,每一位主人公一出场,其实相当于开启了此人的人生探险之旅,需要注意他经历的遭遇、磨难甚至是变故,这一切都会给他的成长造成不同的影响。而读者也会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完成一次对自己和生活的认识。
论生活经历的丰富,余华老师笔下的福贵(《活着》中的主人公)算一个典型代表。他在人生的探险路上险象环生:从富家少爷变成穷光蛋,出去抓药被抓去充军,经过变后他故想好好过日子,但天生不测家人一个个离他而去,最后他只能跟一只老黄牛相依为命。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遭遇都变成他人生路上的老师,让他越挫越勇地活着。而读者,也会被福贵身上折射出来的人性的坚韧光辉感染。这就是好作品的魅力所在。
2.伟大作品的创作
在这一部分,作者告诉我们一个文学的创作规律:作品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一定衍生于另一件作品。在作品中我们一定会从角色的特点、一些小细节找到与其他作品关联地方。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联系,才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想象和思考,而这也大大地激发了读者的热情。阅读变成了一个好玩的侦探游戏。
在书中作者还拿《坟场之书》和《丛林故事》举了例子。这两本书的共同点是:两个主人公都不是在人类的羽翼下成长的,相反,他们是由鬼和狼养大的。接着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本应被父母家人养育的孩子,却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我们应该想到什么?当人,每个人的结论是不一样,结论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读者因为他们的关联,想到了更深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作者会花笔墨让我们了解作品创作模式的原因。
3.文中的小细节不容忽视
前面两点的重点是在整体内容的把握上,而这第三点就是细节内容了。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天气的变化、地理环境的设置、主人公的体貌特征、疾病的到来等等。
与现实生活不同,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会赋予这些细节因素特殊的意义,所以当我们读到这些地方的时候要格外留心,或许要有大事情发生。
读一些名人传的时候,我们会经常发现这样的描述:刮风下雨、天雷滚滚。接着一声婴儿的啼哭冲破天际,于是一个伟人诞生了。这就是天气在帮创作者渲染伟与众不同的气氛,以此来说明出生儿的不一般。
在《穆斯林的葬礼》中,韩新月得了心脏病。这个情节的设定,既推进了她和楚雁潮的爱情,又为解开她的身世之谜作好了铺垫。
只要你仔细想想,几乎每一个细节都埋藏着一个雷,而这种扫雷似的阅读也会妙趣横生。
阅读是一件受益颇多的事情,而阅读文学作品又是一件陶冶情操、愉悦自己的方式。但不能只看热闹,不懂门道。热闹之后留不下什么,摸清作者创作意图才能让作品留在自己的心中。如何成为内行,托马斯.福斯特已经在《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中,给我们指出了方向。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按图索骥慢慢体会这其中的乐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