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言虚词十二:“于”

文言虚词十二:“于”

作者: 认真说话 | 来源:发表于2023-11-30 17:12 被阅读0次

(一)用作介词

1.在,从,到。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荀子《劝学》)(4)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由于,在,在……方面,在……中,到,从,自等。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

(1)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2)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4)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3.向,对,对于。

(1)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司马光《赤壁之战》)。(2)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司马光《赤壁之战》)(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韩愈《师说》)

4.被。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1)君幸于赵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司马迁《屈原列传》)(3)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师说》)

5.与,跟,同。

(1)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陈寿《隆中对》)(2)燕王欲结于君。(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3)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司马光《赤壁之战》)

6.比。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

(1)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2)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二)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1)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勾践灭吴》)

2.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1)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言虚词十二:“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mq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