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典音乐
周海宏老师公开课——联觉是音乐的翻译器

周海宏老师公开课——联觉是音乐的翻译器

作者: 秦何意 | 来源:发表于2020-03-26 11:48 被阅读0次

周老师讲,声音有五个方面可以引起联觉:音高、音强、速度与节奏、发音速度、紧张度。

周老师用很多段音乐为大家举例,非常生动,比如高音像薄荷糖,低音像巧克力,声音强会让人想到“深沉”,声音弱会让人想到“轻浅”。我们对声音有着很多共通的感受,这就使音乐像一门每个人天生就懂的语言,因为有了联觉,作曲家、演奏者,就有可能把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听众。

作曲家通过联觉,组织声音来表现他想要表现的东西,听众也通过联觉来解释音乐。联觉可以说是一道桥梁,作曲家运用联觉,把自己的情绪感受转化为音乐,听众听到音乐后,由听觉引起自身其他感觉,从而产生情绪感受。

贝多芬有首曲子叫《月光》,据说是他散步时遇到一个小女孩给他的灵感,但实际这是假的,是小报记者随手编的故事,《月光》这个名字也并非贝多芬命名,是后人编撰。周老师在课堂上对比了同名为《月光》的贝多芬与德彪西的两首曲子,明显德彪西的曲子轻盈微凉,像是月光,而贝多芬的曲子更像是在月光下散步见到的朦胧夜景。周老师说,如果你实在认为曲子和曲名对应不上,很有可能是取名字的人的问题。

这里引出一个关于和谐的思考,因为我们有联觉,所以当一个整体中,出现某个事物给人的感觉与整体不统一,就会感到不和谐。周老师举例某品牌的新品手机,外形非常典雅灵巧,但是推广口号是“兽性大发”,推广图片上“兽性大发”几个大字上方又有一行小字“以人为本”。这个推广从头到尾都别别扭扭,违反人们天然的联觉感受,“典雅”、“兽性”、“人本”,这种无法共鸣的拙劣的不和谐,很难引发路人购买的兴趣。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什么方面感觉非常别扭、不和谐,可以仔细思考一下,说不定就是哪里出了问题,直觉先于头脑做出反应。我自身经常感到潜意识比意识更早的发现问题,如果能静下来感受一下,解决令潜意识焦虑的问题,通常能够避免后续更大麻烦。

周老师曾经开玩笑说,朋友们吃饭都让他点菜,因为他学过配器,点菜够和谐。其实周老师讲课也非常和谐,节奏特别好,收放自如,学生在学习知识,也在推翻很多刻板印象。一堂课下来,内容、节奏、方式,协调统一,让人想到梯田、油菜花海、松涛,是舒服的感觉。

#音乐何需懂##周海宏#

相关文章

  • 周海宏老师公开课——联觉是音乐的翻译器

    周老师讲,声音有五个方面可以引起联觉:音高、音强、速度与节奏、发音速度、紧张度。 周老师用很多段音乐为大家举例,非...

  • 周海宏老师公开课:音乐何须懂

    周海宏老师讲乐感,从句、段、曲几个层次循序渐进,最后用一个公式总结: 联觉+联想+分析=理解 果然音乐、美术、文学...

  • 周海宏老师公开课——联觉是什么

    周老师用一堂课讲了一个词“联觉”。联觉,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其它感觉的心理现象。 举个例子,我们形容竹笛的声音,清脆悦...

  • 周海宏老师公开课——时刻运作的联觉

    当我不知道联觉这个概念的时候,联觉虽然时时刻刻都在运作,但我在生活中更多都是懵懂的感觉到好像有那么回事,但又说不清...

  • 周海宏老师公开课:欣赏音乐单纯的美

    周海宏老师在音乐鉴赏课上讲,也许作曲家想表现听觉的好听,他并不追求表现什么。 这句话真的讲到点子上了,比如大家化妆...

  • 没有人是艺术家,没有人不是艺术家

    最近两周在看艺术相关的内容,上周听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老师讲了音乐艺术,这周听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老师讲的绘画艺...

  • 音乐的力量

    今天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老师的报告,很是震撼。音乐,原来还有这么复杂的内涵。听音乐,我们听什么?听完后你会怎...

  • 提升感性素质,创造幸福人生

    今天,偶遇周海宏教授的演讲视频《音乐何须懂》重新听,再次让我感慨万千。 第一次听周海宏教授的讲座是在中山纪念堂,差...

  • 音乐何须“懂”

    午后,稠李树绿叶转紫,树下听名人演讲,秀丽偶遇了周海宏老师的“音乐何须懂”。讲古典音乐听出点什么算什么,不必用美...

  • 周海宏音乐何须懂

    周教授的音乐讲座,看完之后还是挺受触动的,以前也试着听过古典乐,但是也没有歌词,也听不懂旋律,很难接受,就像居庙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海宏老师公开课——联觉是音乐的翻译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nq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