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2108天早安问候。
人们常说:在成年人的相处中,最忌讳的就是口无遮拦、妄作评判。遗憾的是,成年人与儿童相处时,话语却变得随意且刺耳,这些声音,往往变成了种种暗示。
暗示总是会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一般来说,年龄越低,孩子受到心理暗示影响的程度也会越高。积极的暗示让孩子从中受益,消极的暗示却让孩子徒留伤害。
虽然父母绝无伤害孩子的意思,但在养育中,还是会不经意地把那些负面暗示灌输给孩子,成为孩子一生的魔音。
孩子身上的很多问题,有时候就是这样不断被父母暗示和强化出来的。尤其是以下三种常见暗示,父母需警惕。
暗示1:因为担心,常向孩子强调负面结果。
人们都说:“担心是一种诅咒。”如果用“吸引力法则”来解释这句话,意思就是当父母对孩子充满负面消极的思想,担心孩子闯祸、吃亏、受伤,那么孩子非常有可能如你所担心的那样,糟糕的事情接二连三。
相反,当父母对孩子充满相信并祝福孩子,那么孩子的行为也会趋于正向和积极。
父母时常对孩子生出很多担忧,如孩子去幼儿园会不会哭闹?离开家孩子会不会照顾自己?放学会不会在路上买不干净的东西吃?
哪怕当着孩子面,我们也忍不住给孩子一些“好意”的提醒:“杯子拿稳了,不要像上次一样又弄洒了!”
“你小心一点啊,千万别弄到衣服上。”
“你看你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算了算了,我来帮你。”
然而,父母越是这样提醒,孩子心里就会越紧张,最后的结果就如预料的那般。因为这种充满担心的语言就是一种暗示,暗示孩子:你可能会招致坏结果。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认知。
还有的大人会过度夸大孩子的痛苦。
有些家长,在孩子摔倒时,一脸紧张地问:“小宝太可怜了,都怪这地板,是不是很疼啊!”小孩原本可以起身拍拍土,接着玩去了,但是在大人过度关注的暗示之下,他反而变得娇气起来,哼哼唧唧不高兴。这种脆弱与娇气,又何尝不是大人想象出来的?
一位哲学家说过:“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就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父母始终都应该带着爱与信任养育孩子。
有的父母会说:“难道我们就不能提醒孩子注意了吗?”
其实提醒孩子,不一定总是要向孩子表示担忧,不妨多用一些正面的语言:“捧杯子时走慢点。”“这条路坑坑洼洼,我们放慢速度。”正面的语言,往往带有明确的指导,这比向孩子强调负面结果要好得多。
而当我们说孩子性格有问题,那就意味着他今后无论怎样做都没有用了。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比起盖棺定论的结论,孩子更需要的是你的爱和帮助。
暗示3:给孩子的能力设限。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位爸爸深信:“男生就比女生更适合学理科。”
小学时,每次数学考不好,爸爸就念叨:“女孩子就是理科的思维能力差一点。”在爸爸的影响下,女儿渐渐地对理科学习积极性很低,上了高中之后,偏科越来越严重。
有一次,女孩对高中班主任说起这句:“女生学不好理科。”班主任听完十分惊讶:“谁跟你说的?能不能学好理科的生理差异影响很小,我教书这么多年,学得好的女生多着呢!”
直到这时,孩子才反应过来,这么多年来,她就被允许“学不好理科”,爸爸一直在暗示自己:“作为女生,你只能做到这样了。”低年级就轻易放弃了对理科学习的努力。
这种对孩子能力过度武断的评价,生活中有很多,
比如:有的妈妈经常抱怨孩子宅在家里,不爱动,体力特别差,当孩子上体育课时,哪怕一些简单的动作,他都不愿意认真做;
有的小孩经常被指责不会讲话,需要他上台发言的时候,他很难鼓起勇气;
还有的小孩从小就被父母说身体虚弱,上学后,他也常常以此为由拒绝参加任何活动......
当身边的大人总是对孩子说:“你学不好”、“你做不到”时,孩子也会不自觉接收到这个信息,认为自己只能达到目前的水平。
我们对孩子的种种评价,最终内化成孩子的自我评价,让他限制在这些条条框框里面。
自我设限,变成了孩子成长中最大的阻碍,持续地怀疑和否定自己。
演讲大师韦恩·戴尔畅曾说:“我们能力有限,这绝对是一个弥天大谎,唯一能限制我们的就是相信极限的存在。”
心理的高度,始终会影响行为的高度。避免给孩子能力设限,他会比你想象中更优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