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微博上看到渡渡鸟和宁宁在做作业,宁宁是个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学校布置的作业也很有意思,叫“我说你做”,“左手摸鼻子,后手摸耳朵”。母女俩玩这个小游戏玩得不亦乐乎。这是为了让刚入学的小学生集中注意力响应老师的课堂所做的一种准备。
我微笑着看,突然意识到其实这游戏看着简单,实际大有深意。妈妈说的内容对孩子来说是输入,孩子要针对妈妈说的内容随时给于合适的反馈,这是输出。对妈妈来说,反之。孩子有能力把输入转化成输出,妈妈也有能力把输出转化为输入,两种渠道相互之间是畅通的,这才是正确的交流方式。
很多人,包括我,把“爱就是陪伴”挂在嘴边,但是却在陪伴的过程中没有同时实现输入和输出的交流。妈妈变成了唠叨妈妈,只输出道理,什么事情都讲道理,对孩子的感受视而不见。爸爸变成了粗暴简单的爸爸,只输出命令,什么事情都不讲过程,只讲结果。父母不开启输入的功能,孩子久而久之,也失去了输出的意愿,不愿意跟父母讲心理话,对遇到的困难避而不谈,心里却对父母和家无比失望。
回想起儿子小时候,我给他阅读的时候,老公经常提醒说你要跟孩子互动啊,多让他讲,但是我不仅不自知而且也做不好。我经常顾着自己深情并茂地讲故事,却并没有在跟儿子的交流中引导儿子去理解故事,因此也不知道当时的他懂了多少,误解了多少。那时的我,满脑子抱着要做一个好妈妈的念头,想多输出我的所知所得,可是却使错了劲。
好在这些年的阅读慢慢让我开悟:放下自我,看着孩子。对儿子所说的每句话都认真地听,及时反馈,认真地问,通过问来了解他的感受。有好文章、好书也向他推荐,互相讨论。过去不能回头,正确的开始永远不会太迟。
也曾反省自己为何会形成这样的一种模式?这一反省,倒发现自己从来没有跟父母深入地交流过,特别是母亲。我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是:父母不问,不许插嘴,父母责骂,不能回嘴。妈妈后来更是习惯性向我诉说对生活的不满。我一直尽力安慰她,希望通过多理解妈妈而让妈妈感受到多一点幸福。可是妈妈还是不幸福,长年累月地重复着那些委屈。现在才发现那种交流不是真正意义上交流,妈妈关闭了她输入的功能,她需要的是一个听众,她用单方面的输出来满足自己。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我没有对亲子之间交流顺畅没有完整的体验。
我小时亲子关系有着当时的时代烙印,但时至今日,观察周遭,这种集体无意识仍然存在。亲戚家的孩子父母在外工作,孩子由爷爷奶奶带大。孩子非常想念爸妈,上了一年级会写字了,自己写了一篇文情并茂的作文表达思念,我们看了都感动不已。但等到她爸妈回来念给她们听的时候,爸妈都没反应,奶奶责怪他们心肠硬。我便问孩子爸爸为什么。孩子爸爸说:我觉得写得很平常啊。即使是陪伴,也没有真心的交流,流于形式,还是会造成不自觉的伤害。
现在手机族的父母很多,下了班即使在陪孩子也在不停地翻看着屏幕,对孩子的问话能敷衍就敷衍,对孩子提出的请求就觉得麻烦,带着孩子玩嫌累,最好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交给各个教育机构,该出的钱出了,就觉得对得起孩子了。只是他们忘记了自己的童年,是怎样走过来的,物质丰富不代表幸福,有爱,但没有通过交流去彼此了解并给予适时的支持,爱就没有被完整的输出,孩子就容易在心里感受匮乏。所以请问一问自己,你和孩子在一起时,是陪伴还是在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