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是父母日常必须要做的事之一,很多父母认为跟孩子呆在一起就是陪伴,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父母在旁边玩手机;孩子在公园里玩耍,父母还是坐在旁边的长凳上玩手机;孩子上辅导班,家长坐在教室外面游戏刷剧乐无穷,美其名曰陪伴,有些家长很纳闷,如果这都不是陪伴那什么才是陪伴?陪伴不就是陪在孩子的身边吗?可是你在陪伴的时候跟孩子共情了吗?你能体会到陪伴的乐趣,能体会到亲子间的互动和交流,能感觉到感情的共鸣和流动吗?如果没有,你正在进行的就是无效陪伴。
如何有效陪伴呢?我的孩子从牙牙学语的小婴儿长成落落大方的小姑娘,在陪伴孩子的这几年,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有效陪伴对孩子的影响,分享几个简单有效的与孩子相处时能做的事儿吧.
一、一起看娱乐节目吧
选择一个适合亲子一起看的综艺节目和孩子一起观看、寻找共同期待的事。互联网给我们的娱乐生活提供了便利,现在有很多适合亲子共赏的综艺节目,比如最近有一档满满正能量的中华传统文化类的亲子综艺节目《同一堂课》,邀请了很多文艺界的大咖如濮存昕、蒋雯丽、张大春、张国立等明星、还有中国国家队的金牌运动员及各行各业的文化名人,他们经过认真的备课,会给小学生担任为期三天的兼职语文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文化修养为孩子们解读中华传统文化。与此类似的还有旅游结伴类考验亲子关系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等,包含很多流行时尚元素,名胜古迹、带孩子足不出户体验不一样的乡村生活,最重要的是,它是个能把孩子和大人拴在一起的纽带,孩子和父母一起观看,并且会一起期待下一次节目的更新,也会更有话题,共同观看一档家人都喜爱的节目是创建和谐亲子关系最好的陪伴方法之一。
如果不喜欢看吵吵闹闹的综艺节目,还有科普类的纪录片《蓝色星球》、《海豚湾》、《帝企鹅日记》都是适合亲子共赏的佳作,如果担心是外语的孩子听不懂,网络上有很多大牛父母翻译的中文配音版本也不错,在B站可以找到。还有一些很优秀的电影《茜茜公主》、《音乐之声》,对提高孩子的审美情趣很有帮助,不要以为孩子看不懂,我女儿5岁的时候特别喜欢茜茜公主,她觉得茜茜公主是世界上最美的人。有时候孩子会给我提意见,她想要看的节目,基本上我们都会挑选出彼此都喜爱的节目。
我和孩子已经很默契这件事儿了,不管再忙,每周五我们都会抽出45分钟,一起坐下来。我会提前做好吃的小点心和果汁,让孩子靠着我,或者我俩依偎在一起,摆一个舒服的姿势,观看的期间她会告诉我,她喜欢什么样的动物,不喜欢什么样的动物,我俩会讨论一翻,看到美食节目她会垂涎三尺问我,妈妈可以带我去吃吗?我说这个饭店在日本,我们可以找找攻略自己动手做做看,总之,可以聊的话题真的多到数不清,这个时候是孩子和母亲之间最亲密和放松的时候,或许孩子会告诉你一些小秘密也说不定哦!我觉得孩子和大人之间的信任感和依赖就是在点滴的陪伴中慢慢的形成的。所以父母们尽可能的放松神经,把工作和烦恼都抛之脑后,管他呢,和孩子看完节目再说吧。
二、一起做游戏吧
游戏是人类大脑发展的必要手段,不但锻炼思维能力、反应能力,还能放松神经,让人更好地投入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适度游戏也是亲子关系最好的调和剂,在游戏的过程中大脑皮层会分泌产生快乐的大脑介质,玩耍、做游戏是人类的天性,不光孩子乐此不彼,大人适当参与也可以释放压力,孩子和大人一起参与的游戏,更是有效陪伴。我和孩子之间就爱玩一种游戏,乐此不彼,这个游戏很简单,在这里先提供一个游戏的思路,这个游戏叫做“为什么/因为”,每次我们出去自驾游,她爸爸开车的功夫,或者我们去旅游等车、坐高铁、坐飞机的大块时间,利用这些喧嚣不能读书的时间,我就跟她一起玩。
游戏的规则很简单:我随机描述身边看到的一件事或者周围的人,说一句话,孩子可以问为什么,家长再做答,比如说,XX的小同学脚腕骨折了!孩子就问,为什么?我回答:因为他走路的时候没有看清楚路不平。孩子可以继续提问:为什么?我继续回答:因为他出门晚了,害怕迟到,才没有看清楚脚下的路。孩子们继续问为什么?……
也可以调换提问和回答的人,孩子可以问:妈,我累了。我问:为什么?孩子说:因为我中午没睡觉。我问:为什么?孩子说:因为中午睡觉的时候跟李婷婷在说话。这样的对话很有延续性,也不要担心回答的不好或者说错,说的越多越能触发灵感,不停的提问和回答可以加深孩子对事物的理解,就是一种对大脑的正向刺激,刺激孩子的想象力、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刚开始的时候要家长多回答,让孩子提问。因为孩子们问问题不用思考,他只要问就可以了,他就会觉得很有趣儿,只要他问为什么,妈妈什么都会回答,孩子就喜欢这样逻辑简单的游戏。”为什么“、“因为”这两个词,能帮助孩子理解行为和后果之间的联系。有时候在玩的过程中还会出人意料蹦出一些有趣的段子和小彩蛋,是不是感觉和孩子在一起处处都充满了惊喜呢!
三、上学放学路上的文字小游戏
不上学的时候,我和孩子不是在兴趣班上,就是在上兴趣班的路上,英语和芭蕾舞、书法是我送她去上课,小提琴老师家比较远一般爸爸开车送她,所以算下除去睡觉、吃饭、陪她学习,我和女儿得以沟通陪伴的时间多数是在路上。这些走路、换乘公交,等车的零星小片段时间加到一起也是一笔很可观的时间财富哦。比如说我送孩子去英语学校,坐公交离家有8站路那么远,加上等乘客和堵车的时间,这段时间就有30分钟的时间,等车5分钟。坐车20分钟,还要走路5分钟才能到达上课的地方。
精确的计算了一下之后发现,如果可以很好的利用这样的碎片化时间,我和女儿在等待的时间里一边嘴上不停的玩文字接龙的游戏,(注意:走路的时候还是要多注意红绿灯和人群,毕竟安全才是第一位的)。刚开始我引导孩子玩类似这样的语言游戏是文字接龙,我说一样东西,孩子说出一件跟这个东西有关系的事物,比如我说茶杯,孩子就喊着说:杯盖,我说天空,孩子说,飞鸟。我说,小学生。孩子说,大学生。诸如此类。孩子很乐意和我一起玩这样的游戏。
等她上小学以后,读的课外书多了起来,知道的成语和诗词都多起来的时候,慢慢的我会适当的增加一点难度,从简单的文字接龙变成成语接龙,成语接龙游戏很简单,用四个字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与下一句成语的第一个相同的字(音同就可以),首尾相接不断延伸,形成长龙。我的孩子就很喜欢这个游戏。每次都是想到绞尽脑汁才肯罢休。后来为玩这个游戏,孩子自学了查成语字典。
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越挤越多。陪娃上了三年的兴趣班,这个小游戏也陪伴了我们三年,孩子现在最喜欢的就是编故事,老师在她的绘画日记本里写的评语是:你的表达能力超越了你的年龄。我觉得跟玩文字接龙游戏有很大的关系。后来孩子的外婆喜欢看《中国诗词大会》她也跟着看,她最喜欢的选手是武亦姝,看似文弱的小女孩居然有那么强大的诗词储备量,飞花令完全不在话下。我和女儿有时候也会玩飞花令,当然也改了一下游戏规则,实在答不上来的人不是喝酒而是被刮鼻子。孩子最喜欢刮我的鼻子,玩的不亦乐乎。其他的不敢说,对于一些包含了“花”、“月”等关键字的诗句还是能信手捏来。
当然还有更多与孩子独处的时候能做的事,比如说建立和孩子共同的笔记本,可以写字也可以画画,记录看过的书、报纸、杂志当中受到启迪的小故事、优美的词汇和句子,孩子讲的搞笑段子等等,还可以参加亲子共读书会,都是陪伴孩子不错的选择。
总之,在这几年领悟到的与孩子的相处之道与大家共享,亲子陪伴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陪,父母跟随孩子,陪同孩子做适合孩子年龄发展需求的事情;伴,父母和孩子在一起,不仅需要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支持,也能通过与孩子互动,不断反观自己,实现父母的自我成长。孩子所处的情感氛围与大脑相应部位的发育程度之间有非常直接的关系,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环境,是大脑的培养基,决定着大脑生长发育的潜力。陪伴和爱是不能相分离的,在爱的环境里,孩子才会健康的成长,如果发现孩子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请您反思一下是不是陪伴孩子做的还不够多,也许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