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是中国历史上用真心和血泪洗成的千古绝唱。二人的《钗头凤》勾起多少人的哀思与惆怅,我们曾经爱过的那个人早已远去,可是撕裂的心却留下旧疾,总在遂不及防时复发,隐隐作痛。
回望历史,除了陆游与唐婉,还有著名的《孔雀东南飞》,同样都是讲述原本情投意合,感情笃定的夫妻,因为婆婆不喜欢儿媳,而迫使儿子休妻的荒唐故事,是的,我用了“荒唐”二字,一个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的,然而家庭又是在夫妻关系的基础上组成的,夫妻关系显然是一个家庭中的主导关系,夫妻二人关系失调,家庭肯定不幸福,可惜很多婆婆不明白这一点。
我们先来听故事,先说陆游与唐婉,二人本是表兄妹,从小亲梅竹马,感情甚好,在陆游二十岁,唐婉十八岁的青春年华,陆家就以一支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做信物,订下了唐家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从此,陆游、唐婉更是情爱弥深,耳鬓厮磨。
陆游与唐婉都擅长诗词,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花钱月下,二人吟诗作对,互相唱和,丽影成双,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蝴蝶,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然后,好景不长,婚后不到三年,陆游的母亲唐氏就对自己的侄女唐婉厌恶不已,强逼着儿子把唐婉赶走,陆游不敢反对母亲的命令,只好写下休书,就这样,一双情深意切的鸳鸯从此各奔东西。
二人分离后,陆游在母亲的安排下娶了王氏,唐婉也在父亲的安排下嫁给了皇族宗亲赵士程。四年之间,王氏前后为陆游生下三个儿子,陆游一方面畏惧母亲,一方面对唐婉深深愧疚。陆游多方打听,唐婉再嫁的赵士程本是皇族宗亲,门第远胜陆家,赵士程喜好诗文,为人谦恭,口碑不错,陆游也只能把心中的失落埋藏起来。
再后来,陆游外出游学做官,可时运不济,始终不得发迹,所以回到家乡,家乡风景依旧,人面已新,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凉。然后恰巧,在园林深处的幽径上面款步走来一位锦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陆游猛然一抬头,竟是阔别多数年的前妻唐婉。在那一刹间,时光与目光都凝固了,两人的目光胶着在一起,都感觉恍惚茫然,不知是梦是真,眼帘中饱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怜。
这次唐婉是与夫君赵士程相携游赏沈园的,那边赵士程正等着她用餐,在好一阵恍惚之后,已为他人妻子的唐婉终于提起沉重的脚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后走远了,只留下了陆游在花丛中怔怔发呆。和风袭来,吹醒了沉在旧梦中的陆游昨日情梦,今日痴怨尽绕心头,感慨万端,于是提笔在粉壁上提了一阕“钗头凤” :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鲛绡透。春如旧,人空瘦,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第二年春天,抱住一种莫名的憧憬,唐婉再一次来到沈园,徘徊在曲径回廊之间,突然瞥见陆游的题词。反复吟诵,想起往日二人诗词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泪流满面,心潮起伏,不知不觉中和了一阕“钗头凤” ,题在陆游的词后: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唐婉写下此词不久,就抑郁而死。很多年之后,陆游几经辗转,才得到唐婉的这首词。当看到唐婉的《钗头凤》之后,陆游痛哭流涕,悔恨不已。
看完是不是唏嘘不已……
再说《孔雀东南飞》,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刘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迎亲的那一天牛马嘶叫,新媳妇兰芝被迎娶进入青色帐篷里。天色昏暗已是黄昏后,静悄悄的四周无声息。“我的生命终结就在今天,只有尸体长久留下我的魂魄将要离去。”她挽起裙子脱下丝鞋,纵身一跳投进了清水池。
府吏听到了这件事,心里知道这就是永远的别离,于是来到庭院大树下徘徊了一阵,自己吊死在东南边的树枝。
这是两个被我们大家熟知的两个典型爱情悲剧,讲述的都是因为与爱情本身无关的第三人的干涉,直接导致的悲剧结果。然后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类似的爱情悲剧呢?虽然可能结局没有这两个故事那样凄绝,但是留下遗憾和悔恨的,我想应该不在少数。
自古婆媳就是最难处理的一种家庭矛盾,对于中国大多数的婆婆来说,媳妇就是一个帮儿子繁衍后代洗衣做饭的外人而已。而且有些婆婆自己感情不顺,将所有的心思都寄托在儿子身上,有一天儿子爱上了另外一个女人,而且对那个女人百般照顾,婆婆就吃醋了,看不下去了,凭什么我养大的儿子对一个外人那么好?甚至感觉儿子疏远了自己,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于是百般刁难儿媳妇,各种找茬。
难道这些婆婆们不应该自我反省一下吗?打着爱儿子的旗号去干涉儿子与媳妇的私生活。这样的爱真的是爱吗?我觉得是一种自私表现,她们是怕儿子与儿媳妇的关系超过了他们的母子关系,怕儿子听儿媳妇的话,将来对自己不好,而且是臆想儿媳妇将来会对自己不好,有些就故意制造各种是非矛盾,影响儿子与儿媳的夫妻关系,来稳固自己的地位。如果真的是为儿子着想,就该希望儿子的婚姻关系和谐,幸福美满。
其实大多数媳妇结婚的时候,二十多岁的年纪,抱着美好的憧憬步入婚姻的殿堂,也曾想过相夫教子,孝顺公婆,她们思想单纯,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可是历经世事的婆婆们可不会这么想,她们根本就不会相信媳妇会真心对待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为在她眼里媳妇就是外人,所以同样会认为媳妇不会真心待自己。人心换人心,年轻的媳妇渐渐发现了婆婆的虚伪与险恶,自然不会再付出真心,所以关系日渐恶化,儿子夹在中间不知如何是好,虽然有些儿子知道是妈妈的不对,可是那个人毕竟是生养他的妈妈,他不可能去责怪自己的母亲,可是受了委屈的妻子心生埋怨,有些甚至是怨恨,从而影响到夫妻关系,彼此陷入痛苦,疲惫不堪,很多最后因为“婆婆”闹得劳燕分飞。
有一些婆婆喜欢到左邻右舍到处宣扬她所谓的媳妇的“丑恶行为”,有的甚至捏造事实,以博得婆婆们的同情,然后一起指责儿媳妇的“诸位恶行”。可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孩子,初为人妇,虽然会有不到位的地方,可是真的有你说的那样“丑恶”吗?一颗二十多岁年轻单纯的心真的会比一颗饱经世俗沧桑的心丑恶吗?
还有一些婆婆始终不知道自己的立场在哪里,看不惯媳妇的各种她认为“不检点”的行为,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甚至挑唆儿子与儿媳妇吵架,此种行为完全是找不到自己的立场,儿媳妇好不好,行为怎么样,你儿子自有评判,他喜欢就行,她是你儿子的老婆,又不是你老婆,你瞎操个什么心,难道你觉得你儿子智商有问题?有那个闲工夫不如放在自己老伴身上,毕竟他才是和你共度一生的人,死了老伴的也可以来一段夕阳红,何必非要挤进年轻人的世界呢?
婚姻关系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就是“夫”和“妻”,可是有些婆婆就是找不对自己的立场,硬是要挤进他们的二人世界,最终导致悲剧的诞生。如果婆婆们明白儿子虽然是自己婚姻的产物,可是现在儿子长大结婚了,就该脱离原来的家庭关系,建立新的家庭,而组成这个新的家庭最重要的另一个人就是“儿媳妇”,而不是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