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脆弱的事物喜欢安宁的环境,强韧的事物并不太在意环境,而反脆弱的事物则从混乱中成长。——《反脆弱》
首先要想知道「反脆弱」什么意思,应该先来解释「脆弱」的定义。
脆弱是指在一些不确定的随机事件中,是被环境所动摇的,做出的反应是易被改变的,而这个改变是负面的。
相对的,反脆弱喜好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能从混乱和压力下获得成长,对事情做出的反应是基于正向反馈的。
在脆弱性和反脆弱性中间还有一个强韧性,介于两者之间。米特拉达梯式解毒法:「当人们不断地接受小剂量的某种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额外的或更大剂量的同类物质逐步产生免疫力的结果」。这种正是强韧性的体现,不受环境(毒药)的影响,但对毒药产生抗体的结果也表明逐渐趋向于反脆弱性了。
再拿借债和储蓄来做比喻,如果没有储蓄而大量外借债务,那你就是脆弱性的,一旦遇到一些黑天鹅的事件,资不抵债,生活工作都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果没有外债生活开销都用储蓄,那你就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反脆弱能力,有足够的冗余来填补漏洞。
冗余正是自然生态系统集中管理风险的显著特征。人体器官有冗余,肾、肺、神经系统、动脉机制;人性却不偏爱冗余,上述借债的例子就很好的说明。冗余就像是对环境影响的过度反应,但是过度反应并不全然坏事,它更像是投资,而不仅仅是保险。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生命以负熵为食,里面讲到要想让生命保持有序的状态,就必须要使熵值递减,而提高自己的反脆弱性也跟减熵的动作如出一辙,提高反脆弱性能就是延续生命。
在受到过去事件的伤害后,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还是创伤后成长?这就像脆弱性和反脆弱性两个对立的特征,其实就在于自己的关注点在事件影响的负面还是正面,逃避责任和压力还是直面随机性本身,这确实是个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