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麻辣烫

作者: 幽然望月 | 来源:发表于2018-06-02 16:54 被阅读5次

也不知哪年,麻辣烫就传到我们这里。它是一种风靡全国的小吃,方便快捷。

最主要的,还是它价格低廉,口味自选。想吃什么拿什么,想吃多少放多少,扔进骨头汤里一通乱煮,捞出来,却是芳香四溢。

味道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制,酸甜辣咸,葱姜蒜。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只顾及自己的口味,一人一份。蔬菜多少荤菜多少,什么比例,一切都由自己定夺。

不用费脑想着他人喜欢吃什么,点什么样的菜合适。不用考虑对方是否吃辣,口味是否适中。对于不会点菜,不会交际应酬的人来说,简直是一大福利。

美食小镇新塍,有一家叫“捞味”的小店。声名远播,十几公里以外的都会慕名前来,点上一份几十块钱的麻辣烫。

一到双休日,生意特别好,有时要排上一个小时,但客户没有怨言,耐心的等待。

捞味的老板娘,是一个30岁左右的女人,坐在前台收银。

身穿紧身黑色上衣,下身超短裙。一袭烫着波浪卷长发,散落在面前。柳叶的眉毛,灵动的眼睛,一抹红唇点缀着雪白无瑕的皮肤。

精致的妆容,凹凸有致的身材,展现的淋漓尽致。如此美妙的风景,等上一小时,也是一种享受。

同为女人,我被她吸引了。正考虑着超短的裙会不会走光?一转身,才发现裙子内有玄机。真正意义上应该叫短裤,前面整片的布遮挡着,变成了裙子。但看上去更为性感。

不知道前来的吃客,是喜欢上了这个味道,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呢?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慕名前来的男男女女特别多,带来了生意的兴隆,何乐而不为呢?

吃麻辣烫,必须挑几根香菜,在等所有煮熟的菜捞进碗里后,撒在上面。不需要下锅,青翠欲滴,特别好看,又保证了原汁原味。

香菜,是一种神奇的存在。最早听说香菜是九四年的时候,父母去北京回来,对香菜痛恶至极。

香菜在北京,如同我们这里的葱一样,所有的菜、饺子,都要放上香菜作为调料。但吃不惯香菜的人,不但不觉得香,而且很臭,臭到难以下咽。那臭味,像极了我们这里的一种臭虫的味道。

于是,一星期的北京行,饿了一星期,没有一次饱餐。

我第一次接触香菜,很清楚的记得,是2001年的一个冬天,中山桥堍下的要德火锅。

那时香菜,刚刚入驻我们城市。对他只闻其名,未见其身。同事特意把香菜放在我面前,非常“客气”的让我尝尝,一定要尝尝,可好吃呢!

我塞进嘴里一咬,所有味蕾统统拒绝接受。臭味,席卷我的全身。我差点连前面吃的全部吐了出来,急忙倒了一大杯水漱口。

他,看见我的窘态,却是笑得人仰马翻。奸计得逞!

怪自己太年轻,没看清他不怀好意的眼神,没摸清他的不良企图。

从此,在他那里,多了一个嘲笑我的把柄。

时隔多年,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当年的场景,是否还记得有曾经的我们?

麻辣烫,是火锅的前身,更是火锅的简化版,比起火锅更加方便快捷。

相对男生,似乎女生更喜欢麻辣烫这种小吃,不似米饭那么正式和单一,多了几分味道和色彩,价格又公道。

而男人却固执的认为,麻辣烫和火锅烧烤同为垃圾食品,坚决不肯品尝。

可许久不吃,就会爬出馋虫。不想再将就他,便分道扬镳,他去吃他的大米饭,我走我的麻辣烫,大快朵颐。

却不妨碍我们,吃完后一起去绿道散步。秀湖边的百亩花田已经完全盛开,红的,黄的,蓝的,紫的,各色的波斯菊争奇斗艳,阵阵花香扑鼻而来,陶醉一对又一对的人儿。

俯身轻嗅,香味沁入心脾,摘下一朵,却是不敢“叫郎比并看”,因为“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刹那间,理解了李清照欲说还休的心情。爱情面前,女人总是那么不自信。

那就多摘几朵,插在花瓶内,倒是增添了几分春色。他笑我是“采花大盗”,却偏偏与我一起折摘。

左手捧上花,右手牵上你的左手,走过花田,走过风车,走过风雨,走过阳光。牵上你的手便不想再放开,就像波斯菊的花语:珍惜眼前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碗麻辣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vr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