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芳芳老师辞职了。
看到这则消息时,我吃了一惊,关注熊芳芳老师好多年了,买过她的书,看过她的课,知道她是生命语文的首创者,微写作的创始人,成绩、荣誉多的数不过来,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师。
可是,她,今天,辞职了。
每每看到教师辞职,我心里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羡慕这些人的底气,更佩服这些人的勇气。
我毕业后的第二年,县电视台招人,我以绝对优势入围,台长明确地告诉我,只要我愿意,所有的调动手续,他来负责。可最终,我还是留在了学校。还有一次,县政府招考,一同学帮我报了名,让我去试试。当时,我在学校待得并不开心,但我还是放弃了。
教师相对来说属于比较稳定的体制内职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完全可以让你过上不够富足但称得上岁月静好的生活,我觉得自己之所以放弃,就是因为没有勇气打破自己的饭碗,投身到一个未知的或者说有点挑战的领域里。
我对每一个离职的同行都充满了敬意。
熊老师辞职信里有一段话特别打动我,熊老师说:我想将这7年赏赐给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一次。生命无法重来,不愿一生被人安排。
一个再有7年就要退休的教师,愿意放弃31年的教龄,只是因为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一次,不愿一生被人安排”。
31年了,但凡能够说服自己,坚持一下,就能把这七年“混”下去。
可是,熊老师偏不。
在岗时就认认真真教书,离开时就彻彻底底。这主要是因为熊老师有一双强健的翅膀,所以,离开了脆弱的树枝,仍有能力飞得更高更远。
想起几年前另一位老师辞职的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放下曾经的荣誉,放下几十年奋斗的战场,放下朝夕相伴的同事,放下已经习惯了的生活,很难。可是,如果一生都这样过,又真得太遗憾!
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真是太了不起了。
年少时,我们希望是家长心中的好孩子,老师心中的好学生,我们会压抑个性,讨好师长。
成年后,我们希望是领导眼中的好员工,我们委屈自己,负重前行……
从教24年了,我觉得自己是喜欢做老师的,之所以有时会迷茫,是因为我不想被各种检查各种材料所累,我希望能在教书之余,翻翻自己喜欢的书籍,陪陪自己的父母孩子,逛逛自己想去的地方。
但是,不想被安排,就要让自己长出可以自由飞翔的翅膀。
有离开的勇气固然可嘉,但有离开的资本更重要。在没有攒够经验和能力之前,还是沉住气,老老实实打卡上班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