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

作者: 醉眠芳草间 | 来源:发表于2023-10-28 05:30 被阅读0次

有一天吃过早饭,做饭的同学忽然对我说,中午没米下锅,连一捧玉米面都没有了。

下乡第一年吃国家供应粮,粮其实不缺,但买粮要去县城的粮站,四十多里的山路,还没有车。现买肯定来不及。

我们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干什么都没个谱,吃上顿没下顿的事时有发生。又没粮了,只能由我这个小户长端个盆出去借。

我们周围有几家农户,看我们就像看贼一样,别说求助,打门前走过他们都要多瞅两眼,看看你是不是顺了什么东西。也难怪,有的知青就是没德行,去人家地里摘两把菜,到种洋菇娘的地里捡一捧,事不大,遭人嫌。

盘算了一下谁能行,抬腿去了西邻老赵头家。那天刚刚下过雨,干不了什么农活。老赵头听说我来借粮,马上喊老太太,老太太说家里玉米𥻗剩不多了,玉米面还有。说着就从炕上下来领我去她家的仓房。

她家是用木头棒子夹起来的仓房,房顶还是草苫的。老太太进去后从大缸上拿下一个大木头盖子,伸手拽出一个口袋。口袋瘪瘪的,拎起来轻飘飘,这是装玉米𥻗的那个;老太太又弯腰伸手,这回拎出一个比𥻗子口袋稍微饱满的,是装玉米面的。那时粮少耗子多,有点东西总怕被它们祸祸了,所以粮食都放进缸里。

老头跟随我们,也走进仓房,他看了这两个口袋,连忙说,这点哪够,有现成的玉米,不行上磨再推点吧。我忙说不用不用,来半盆我们搅和点糊糊就行,晚上就能买回粮了。

那时社员家粮食都不多,我们下乡的这个地方没有水田,全指着山坡地打点玉米,除去交公粮,基本上剩不下什么,一般到了春天就没有存粮,主要靠土豆和国家拨返销粮来对付那个长长的春夏。而细粮呢,春节和中秋节各家各户按人头算,每人能分一斤面粉,二斤大米,也就是说,他们每人一年大米白面加一起,一个人有二斤面,四斤米。所以他们一年到头都是玉米当家。

老赵头一家人是很淳朴的,他们不怕我们做事没分寸,借了不还。虽是半盆玉米面,毕竟让我们中午喝上了面糊糊,不至于瘪着肚子等到晚上。

临近春节了,集体户的人大都回家,但房子撂时间太长怕冻,总要有人晚点走。剩下我一个人的时候,吃饭是第一大难题。不会做什么,硬着头皮做。弄点玉米面和了,没有醒发就下锅,做出的死面饼子又干又硬。老赵头家那个和我年龄相仿的三女儿过来,见我费力地啃着那块饼,就回家说了,老太太就让小老三拿两张煎饼给我送过来。那煎饼是他们要过年时才粗粮细做的,总共也没有摊多少。

老赵头的小老三是他们家中长得最好看的一个,她的姐姐都随老赵头,长脸小眼睛,而她却是白嫩的鸭蛋形脸庞,一笑眼睛就弯成月牙。她的学习也好,曾经和我闲聊时说过,不能像姐姐那样,轻易就嫁了人,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走出荒沟。我喜欢这个女孩,离开荒沟时,还把自己常用的一支钢笔给了她作纪念。

几十年过去后,那年我又重回荒沟,正在寻找集体户旧址,碰到了老赵头的二女儿,她还是当年的大嗓门,面对我的询问一一作答,说老赵头活到了九十多岁,她妈也活过八十多。这一对好心肠的老人真是得到了老天爷的奖赏。但令人惋惜的是小老三,毕业后去一个镇上自己开饭店,生意红火时遇上一个巧舌如簧的渣男,两个人生下一个男孩,他就暴露出吃软饭的本性,不仅不帮她打理生意,还四处沾花惹草,偷饭店的东西给他的姘头,她的妹妹气愤交加患了不治之症,撒手人寰。

世事沧桑,有些人有些事,很难忘。

相关文章

  • 邻居啊邻居

    我们搬进这个二手房已经快三年了,其间左邻右舍上楼下楼都换过了一圈。 刚搬进来的时候,对门神奇的住了五口人,两个老头...

  • 好邻居坏邻居不着面的邻居

    因为一直在外奔波,前后也搬了好几次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邻居,有的和我成为好朋友,互相关怀,有的事事生非,也带给我们...

  • 老邻居新邻居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碰到要紧的事情,一时三刻亲眷朋友叫不应,就得靠邻舍帮忙了。旧时老房子里住的人家一般邻里关系都熟...

  • 邻居

    2018.02.25 早上,邻居黄阿姨又拎着两袋特产塞到我妈的手里了。然后便是持续良久的相互推搡,客客气气,满脸诚...

  • 邻居

    隔壁的叔叔阿姨从老家回来了,所有窗户都打开了,能看到帘幔在纱窗里随风飘荡,寂静了半年的窗子,似乎一下子活起来了。 ...

  • 邻居

    干女儿结婚。做为娘家人,我们按当地的风俗要连着吃三天酒席。今晚举行正式的结婚仪式,我和家人早早赶到饭店,一对璧人早...

  • 邻居

    我们从北京到苏州已有三年了,数次搬家认识好多邻居朋友。在北京搬过八次家,真正属于漂泊一族,带着大闺女,一次次都往最...

  • 邻居

    广东话说邻居是“隔邻”、“街坊”,香港住房雪花形状的设计,使邻居这一词语更加失效。老死不相往来,隔墻如隔山,但是,...

  • 邻居

    她,是我家的邻居,多年前搬来的。她们家刚搬来的一段时间,可让我烦透了。每天,她都会来我家,张口便是借刀、借碗、借...

  • 邻居

    我有个一楼的房子,那种一单元门对门两户的楼梯房。 我很少回去,所以房子大多数时候空着的。 这儿是个老院子。我记忆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邻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vs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