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时刻,越是挣扎便越是进入更深层次的挣扎恐慌中,像一只无用的齿轮,我不能忍受这样不够优秀的自己。
我们总是有一个时刻,开始迷茫,陷入恐慌,只是我们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在纠结和挣扎,我们总是在幻想该如何过好这一生,然而想要过好这一生,必须从过好每天开始。
一次偶热的机会接触到一本书《你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还没看内容的时候就被书的题目触动了,走入职场的我们总是会面临着各种困惑,应该怎样过好这每一天呢?
你终将会遇到对的人、对的事,只因你犯的错误足够多。
人更多地迷茫可能大多是在大学毕业开始的,要考研还是工作?要回老家还是留在大城市?要找个对口的工作还是找个钱多的工作?这一系列现实的问题让人陷入思考,停滞不前。
每个人的理想人生:名牌大学—热门专业—上层的工作—高不可攀的事业—权力和金钱。
真正的人生:哪怕名牌大学—名牌专业—最基础的工作—坚持或者放弃—不停的做出选择—在选择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尝试—成功或者依然失败。
尝误是麦肯锡工作方法中最蠢的一种,但在毫无人脉和经验的情况下,常误是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人无法在当下确定自己做的选择是否正确和长远,只要你做出这个选择,你就会清晰一步,哪怕只是常误,都可以为你排除一个错误的选择,让你的未来更加清晰。
我面过一个女孩,88年的,看她的简历,硬件不错,名牌学校,考过了注会和注税,唯一的不足就是工作经验,她在企业做了两年,又去了会计所,又转去了税务所。我和她沟通的时候,她自己也是一种很迷茫的状态,从最初的面试到了最后成了答疑解惑。可以看出她很纠结,她特别想找到那个对的方向和舞台,无奈一次次的看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
我在和董事长讨论的时候,我说其他都好,就是工作换得有点频繁,可能不是很稳定。
董事长说了一句话,有人是这样的,最开始没有找到自己想做的工作和合适的企业,这是一个试错阶段,没大问题。
这个女孩被录用了,果真在很短的时间里,她就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业务、人际关系与领导的配合可以堪称完美,这应该就是找到了人生正确的打开方式。
所以,人生总要走些心满意足的弯路,不走就会遗憾,走了会挫败、会痛苦、会挣扎,但是走过就是人生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有关阅历,有关胸怀,有关美好的品质。
时间花在哪里是看得见的,所以曾经比你差的人现在比你优秀有什么不可以。
如果你把时间用在淘宝上,几个月之后你会对淘宝店铺的信息了解的非常清楚;如果你把时间用在写作上,几个月后你的写作水平也会有所提升;如果你把时间用在考证上,几个月后你会考取你想要的证书;如果你把时间用在懒散上,几个月后你就会觉得一无所获。
也就是说时间用在什么上,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有些人会觉得曾经比自己学历低、学校差的人发展的比自己好心里会不平衡。其实,你把时间都放在了专业课上,你获得了高的学历,那些在业务上认真研究的人把时间放在了业务上,你和他在做同一个岗位业务时,当然能力不在一个水平上。
世界上哪有什么天赋可言,不过是别人把你闲散的时光都利用起来了。
记得朗读者中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一出场便圈粉无数。老先生说他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三四点,他说我现在就是每一天都从夜里偷几点钟,来弥补我白天的损失。如果我活到一百岁,我计划把莎士比亚翻译完。
许老先生不过是把毕生的时间都用在了翻译上,所以他在翻译上取得了著名的成就,世界是公平的,你花了多少时间,用了多少心思,额外做了多少,都是有回报的。
如果你不是天才,就做一个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却依然笑对人生挑战的傻瓜,这样也是可以赢得。
在职场中,如果想换工作,辞职要快,不要在一个不合适的岗位上消耗。
遇到过很多要辞职的人,他们的原因各种各样:没发展,人际关系复杂,加班多,没意思,想寻求新的发展…….
他们每天都在想要辞职,换工作,可是又被各种现实左右:没找到新工作,没想好下份工作做什么,万一下一份工作也不好怎么办?万一下份工作还没有这一份工作好怎么办?……
你就在这个不适合的岗位上一直纠结、挣扎着,而时间却不会因为你的纠结而停止,时间总是会流失,过了几年,你依然不开心,也没在这个岗位做出什么大的成绩,心里还是想着离职。而当初果断离职跳槽的其他同事已经找到自己的舞台并且做得很好。看着别人的成就,你更加厌烦自己现在的生活,甚至厌烦了人生,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
如果你想辞职,那就辞吧,一只表的时候如果是错的,它继续行走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错的,那么如果它停下来,至少有两次一定是对的。
因为你不是天赋异凛、运筹帷幄的人,那么你只能绝地反击,有时候冲动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那是直觉为你选的路。
《欢乐颂》结尾告诉你:即便大家阶级不同,层次不同,只要找对方法和时机,一样可以得到高于自己原有水平的大幸福。
那些留下来真正做事的人就是手艺人。找一个不滥情的位置,不鼓吹什么情怀。做一件你想做的事。不要以为把这件事做成仪式,每天按部就班完成工序就是很用心了,而是变着花样把它做到极致,研究它,锤炼它。
我无意间在淘宝搜到一个上海姑娘,做手工的,我下单了,结果两天了还没发货,我就点了提醒发货按钮。这姑娘加了我微信,上来就问:“你着急干吗阿?我是一个古筝老师,我在外面陪学生比赛,家里是妈妈帮我发货,你一点提醒,就会有消息,我妈就着急,她年龄大了,一人去发货我不放心啊。”
我都懵了,感觉我买了东西还不能崔单,不过看到她说的这原因,我也没有生气了,我说我有事着急用,所以崔单了。
后来被这个耿直的姑娘打动了,她的东西都是手工的,需要现做,所以会慢一些,但是你收到东西之后会发现真的是很细致、讲究,完全不会因为时间久而郁闷了。
有一次买了一瓶羊奶霜,因为屋里有暖气,一个多月后羊奶好像发酵了,有点味道了,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还剩多少我把钱退给你,因为里面没加任何化学的防腐剂,发酵了。不过你可以涂脚上,发酵的菌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真是神奇的大自然,涂到脚上后,果真看到了神奇的效果。
她给我说,现在这个社会发展太快,都是工业的东西,这种手工的东西耗时又耗力,还会出现这些情况,可是为了保持那点传统的东西,我还是要坚持下去。
听完她的故事,我想到了工作和生活,我们每到一个岗位上,没多久就觉得这些工作我都会了,可以挑战更高的了,可以升职加薪了。现在很少人会想过做一个手艺人了,大家更倾向于来钱快,见效快的生活模式。
同学、朋友见面聊的也都是你在哪个大公司?年薪多少了,买房子、车子了吗?很少想过他们应该怎样将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
在这个网络社会,人心越来越浮躁,网红、直播、蹿红、暴富这些词充斥我们,每个人都想一个暴富,每个人都想做点快速挣钱的事情在大城市立足。
这种认知就是我们缺乏手艺人精神的开始。
记得灰哥给我讲过他们学校的一个院士,生活节俭,每天就骑着二八大杠上下班,依然在实验室苦心钻研,可是学校领导在路上碰到他也会下车打招呼。
这就是手艺人精神,不管外面发生了什么,自己踏实做到极致就可以了。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想去做一个手艺人,在思考和行动中过好每一天,在不断反思和持续行动中拥有幸福的人生。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