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重新探索自我
第一章 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你可以改变行为,比如更努力、更勤奋、更迅速,但是这种努力只会让你更快的到达错误的地点。你还可以改变态度,比如更积极地思考,但是你仍然到不了正确的地点。或许你并不在乎,因为你抱着积极的态度,不管到了哪里你都高兴。但关键是,你还是走错路了。根本问题不在于你的行为和态度,而在于那张错误的“地图”。
这就是“思维定式”的力量,它就好比是“地图”,假设你想去芝加哥中心区的某个地方,地图本应该帮助你达到目的地,但是由于印刷问题,你得到了一张标注为芝加哥,实际上却是底特律的地图。你能想象无法到达目的地的那种沮丧和无助吗?
有人根据自己的经历建立思维定式或者绘制地图。然后借此观察自己的生活与人际关系。但是地图不等于地域本身,它只是一种“主观事实”,是对某一地域的描述。而地域本身才是“客观事实”。原则是人类行为的指南针,历经考验、长盛不衰、不证自明。一个人的思维定式或者底图越符合这些原则或自然法则,就能越正确而高效地生活。
第二章 七个习惯概论
习惯的定义是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知识是理论范畴,指点“做什么”与“为何做”;技巧告诉我们“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
改变习惯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有了更高的目标才能激发改变,面向未来牺牲当下的意愿才能促进改变。但是这又是幸福的源泉,是生活的目标和规划。
效能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P代表希望获得的产出,即金蛋;PC代表产能,即生产金蛋的资产或能力,即下金蛋的鹅。(源自伊索寓言的鹅生金蛋的故事,类似的有情况有杀鸡取卵、拔苗助长等)急功近利常常毁掉宝贵的物质资产。保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会帮助你更有效的利用物质资产,其他方面同理。比如夫妻之间只想着享受权益,却不注意维护感情的纽带,生活中毫无热情、体贴,长此以往,爱情、热情、柔情都会渐渐消退。
效能在于平衡。唯有在金蛋(产出)与鹅的健康和幸福(产能)之间取得平衡,才能实现真正的效能。虽然你常会因此面临两难的选择,但是这正是效能原则的精髓所在。他是短期利益与长期目标的平衡,是好分数与刻苦努力之间的平衡,是清洁房间与良好亲子关系之间的平衡。
第三章 习惯1:积极主动(意识到自己需要对任何自己的事负责)
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人类应该营造有力的外在环境和积极性和责任感。
任何时候,伤害我们的并非悲惨遭遇本身,而是我们对于悲惨遭遇的回应。事实上越痛苦的经历,越能磨练意志,开发潜能,提升自如应对困难的能力,甚至还可能感召他人争取同样的自由。
太多人只是坐等命运的安排或贵人相助,事实上,好工作都是自己争取来的,找到好工作的人往往积极主动解决问题,而不是坐享其成。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影响圈的核心就是做出承诺与信守诺言的能力。积极主动的本质和最清晰的表现就是对自己或别人有所承诺,然后从不食言。(关于影响圈,具体详见书内描述吧,书中的图更能直观表达。)
第四章 习惯2:以终为始(确定自己的使命宣言即原则)
从现在开始,以你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何时发生,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即由个人最重视的期许或价值观来决定一切。牢记自己的目标或使命,就能确信日常的所作所为并非与之南辕北辙,而且每天都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不敢懈怠。
以终为始说明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可以对目前处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白费功夫。
你希望在盖棺定论时获得的评价,才是你心目中真正渴望的成功。这样看来,我们梦寐以求的名利、成就和财富可能根本就不是我们想要的。
第一次创造:写出我的个人使命宣言。
第五章 习惯3:要事第一(制定工作生活计划,重视第二类事务)
有效的管理指的就是要事第一,先做最重要的。领导者首先要决定的,就是哪些事情是重要的:而作为管理者,就是要将这些重要的事物优先安排。
第一类事物:紧急且重要;
第二类事物:不紧急但重要;
第三类事物:紧急但不中用;
第四类事物:不紧急也不重要。
高效能人士的思维定式是预防型的,总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他们能够平衡产出和产能的关系,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重要但是并不紧急的事务上,即第二类事物,完成这些活动能够提高个人的处事能力。(高效能人士当然也会有第一类事物,但是这类事物数量很少,产能会提高产出,专注第二类事物,第一类事物自然会变少。)
时刻牢记你要拒绝,有时可能是拒绝生活中紧急的事情,甚至是很重要的事。但是即使他们还不错,却会阻碍你把其他事情做到最好。我们一天中可能会同意或拒绝很多次。因此以原则为中心和关注个人使命宣言,我们就有足够的智慧做出判断。
如果你内心不够坚定,很难拒绝第三、第四类事务的诱惑,只有当你有意识检查日程,有想法重新确立以原则为中心的事情,才会拥有足够的独立意志真诚地拒绝。
自我管理四步骤:确认角色(你人生的不同角色,需要有不同的重要目标和任务);选择目标(下周的一两件要事,最好让这些短期目标与使命宣言中的长期目标相关联);安排进度(具体实施时间,每个星期安排2个小时专门做这件事情,特别注意第二类事务和不断更新);每日调整(调配事务、解决冲突、合理调配)。
授权:高效能的秘诀。责任型授权则可以更明显的提高杠杆的作用,让你事半功倍。
紧急 不紧急
重要 I
危机
迫切问题
在限定时间内必须完成的任务 II
预防性措施、培育产能的活动
建立关系
明确新的发展机会
制定计划和休闲
不重要 III
接待访客、某些电话
某些信件、某些报告
某些会议
迫切需要解决的事物
公共活动 IV
琐碎忙碌的工作
某些信件
某些电话
消磨时间的活动
令人愉快的活动
第3部分 公众领域的成功:从独立到互赖
第六章 人际关系的本质
情感账户:越是持久的关系,越需要不断的储蓄。由于彼此都有所期待,原有的信赖很容易枯竭。你是否有过这种经验,偶尔与老同学相遇,及时多年未见,仍可立刻重拾往日友谊,毫无生疏之感,那是因为过去累积的感情仍在。经常接触的人就必须时时投资,否则突然间发生透支,会令人措手不及。
牢记一点:速战速决是不切实际的,建立和维护关系都需要时间。如果因为他反应冷淡或者不以为然就不耐烦起来,那就是前功尽弃。(7种情感账户的主要投资方式见书)
一个人尽管在外面很了不起,却不见得能与妻儿或同事相处融洽。委曲求全,不敢触及核心问题,唯恐引起激烈冲突,只会让两人心结日深。在互赖关系中,问题就代表机会——增加情感账户存款的机会。
第七章 习惯4:双赢思维(相处模式如果不是双赢,最后一定会变为双输,掌握双赢的方法)
在相互依赖的环境里,任何非双赢的解决方案都不是最好的,因为他们终将对长远的关系产生这样那样的不利影响,你必须慎重对待这些影响的代价。如果你无法同对方达成双赢的协议,那么最好选择放弃(放弃交易、好聚好散)。
双赢思维的五个要领:双赢品德是基础,接着建立双赢关系,有次衍生出双赢协议,需要双赢体系作为培育环境,通过双赢过程来完成。
双赢品德:诚信、成熟(敢作敢为与善解人意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知足(相信资源充足,人人有份)。
双赢关系:双赢关系的精髓就是信用,即情感账户。(因为我们彼此信任,所以才能坦诚相待,不管看法是否一致,另一方都会洗耳恭听,力求知彼解己后共同寻找第三条道路。)
双赢协议中,需要对五要素做出明确规定:预期结果、指导方针、可用资源、任务考核个奖惩制度,实际应用参考数内案例。双赢协议意味着自由,但必须以诚信作为支撑,否则即便已经签订,也只能半途而废。
双赢体系:双赢不需有相应体系支撑,包括培训、规划、交流、预算、信息、薪酬等,而且所有体系都要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上。
双赢过程:作者建议不同的人和机构采用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双赢过程:首先,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需要和顾虑,有时甚至比对方理解得更透彻;其次,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而非立场);再次,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最后,找到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途径。
第八章 习惯5:知彼解己(移情聆听,用眼用心理解他人)
品德会影响他人对你的信任,进而造成他会理解你的建议或者不愿意理会你的建议。因此,真正有效的人际沟通习惯不能单靠技巧。首先你要有能让他人信任和开怀的人格,在此基础上培养移情聆听的技巧,然后建立情感账户来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知彼”是交往模式的一大转变,因为我们通常把让别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
很少有人能达到移情聆听的层次。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人际沟通仅有10%通过语言来进行,30%取决于语调与声音,其余60%靠肢体语言。所以移情聆听的过程中,不仅要耳到,还要眼到心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
移情聆听还是情感投资的关键,移情聆听本身就是巨额的情感投资。如果别人感觉不到被你真正理解,你就不具备人际关系的产能,即高额的情感账户。
先诊断,后开方。只有当你相信了医生的诊断,才会相信他的处方。所以一定要让对方觉得你理解了他的想法,明白了问题症结,你给出的意见才有参考价值。对方觉得你根本没有理解他的时候,就绝对不会认同的意见。
比如价值判断令人不能畅所欲言,追根究底则令人无法开诚布公,这些都是经常影响亲子关系的一大障碍。青少年与朋友讲电话可以扯上一两小时,跟父母却无话可说,为什么呢?如果父母只知道训斥与批评,孩子怎么肯向父母吐真言?
不同的人感知不同,从小就有自己的思维模式,他们会理所当然的认定某些事实,当别人不这么认为时,就会质疑他人。我们在婚姻、工作及公共服务中药学会求同存异。习惯5就是答案,假如人们思路不同,首先要知彼解己。
人人都渴望知音,所以这方面的投资绝对值得,它能使你掌握真正的症结,大大增加感情存折的储蓄。
我们也有义务让自己被人了解(解己)。让他人理解自己的精髓:即品德第一(品德指你的可信度,也就是你的情感账户),感情第二(感情是你的移情能力,说明你可以迅速理解他人的情感),理性第三(理性是你的逻辑能力,合理的表达自己)。多数人习惯直接用左脑逻辑表达自己,意图说服别人,却从来没有把品德第一,感情第二放在心上。
清晰、具体地表达想法,最为重要的是,在理解别人思路和担忧的前提下表达,那么可信度会大大增加。
第九章 习惯6: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即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创造第三种更好的办法。他是互相尊重的成功——不但了解了彼此,甚至还称赞彼此的差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把握机会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端对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基础,能使整体获得1+1>2的成效,实践统合综效的人际关系和团队会扬弃敌对的态度(1+1=1/2),不以妥协为目标(1+1=1又1/2),也不仅仅止于合作(1+1=2),他们要的是创造式的合作(1+1>2)。
统合综效的精髓就是判断和尊重差异,取长补短。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当有人不同意你的观点的时候,你说:“你跟我有不一样的看法,这很好。”如果你只能看到两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或道路——你的和“错误”的,那么你可以试着寻找统合综效的第三条道路,一般情况下,它总是存在的。
第十章 习惯7: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的原则
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它也是个人产能的关键,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习惯7就是个人产能。它从四个层面更新你的天性,那就是: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
身体层面:身体层面指有效呵护我们的身体——健康饮食,充足休息以及定期锻炼。
精神层面:精神层面的更新为你指引人生方向,与习惯2密切相关。精神层面是人的本质、核心和对价值体系的坚持,是生活中非常私人而又至关重要的领域。
智力层面:智力层面的更新主要靠教育,借此不断学习知识,磨砺心智、开阔视野。养成定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是拓展思维的最佳方式,这是第二类事物,人们可以借此接触到当前或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作者建议从每个月1本书开始);磨砺心智的另一种有效方式是写作。通过不断记录自己的想法、经历、深刻见解和学习心得,我们的思路就会更加明晰、准确和连贯;组织规划是另外两种与习惯2和习惯3相关的磨砺心智的方式,也就是以终为始,为实现磨砺心智这一目标而运筹帷幄。
社会/情感方面:社会/情感层面的重点是习惯4、5、6,它的更新不想其他层面的更新那样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我们可以在与他人的日常交往中完成这项工作,但是练习还是必要的。分别练习并运用好习惯四五六,
习惯7中每个层面的更新都很重要,因此只有平衡好四个层面的更新进度,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忽视任何一个层面都会对其他层面产生消极影响。
身体层面的子午更新等同于强化个人愿景(习惯一);精神层面的更新等同于强化自我领导(习惯二);智力层面的更新等同于强化自我管理(习惯三)。每天个人领域的成功(每天至少用1个小时实现身体、精神和智力层面的更新)是培养7个习惯的关键,完全在个人的影响圈范围之内。第二类事务会集中必要精力将所有习惯整合到生活中,让你以原则作为生活中心。这也是每天的公众领域的成功的基础,是你更新社会/情感层面所需要的内在安全感的来源。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坚持学习、坚持、实践——再学习、再坚持、再实践……
第十一章 再论由内而外的造就自己
代际传承:父辈的行为模式会对子女的生活产生难以置信的影响,就像我们的父母影响了我们一样。所以,我们更应该精心制订规则并以身作则,把基于正确原则的精神遗产传给后世子孙。优秀和不良的行为模式都可能遗传下来,真正的自我意识有助于识别这些行为模式,并对那些意愿则为中心的前人心存感激。
成为转型者:向子女和他人赠与“翅膀”意味着赠与他们自由,让他们摆脱上一代传承下来的消极的行为模式,意味着让他们成为“转型者”。比如童年遭受过父母虐待的孩子,长大后不一定要虐待自己的孩子。只要你能积极处事,就可以改变上一代传承下来的错误的行为模式,你可以选择善待子女、肯定子女,用积极的方式教育他们。
这些你都可以写进个人使命宣言里,想着在“每天的个人领域的成功”中将它付诸实施,慢慢地学着爱和原谅父母,如果他们还健在,就要争取通过理解来与他们建立积极的关系。
我们有时也会犯错,并因此感到尴尬。但是,只要我们从“每天的个人领域的成功”做起,由内而外地努力,总会取得成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