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婆小学 叶延珍
上周在学校讲了一节语文公开课——《军神》。背这节课之前我先看了一下单元导读。这单元的语文核心素养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我是从以下3个方面来设计的:
第一、把握住本文事情发展的主线,按照求治(伤势严重)——术前(拒用麻醉剂)——术中(超凡意志)——术后(肃然起敬)这样的顺序来讲,理清文章脉络。
第二、把握住文中正面人物(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把孩子们带入1916的那一天,体会刘伯承受伤的情况,再通过主人公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神态,再联系现在是这种情况一般人会怎么做,而刘伯承当时怎么想的?让学生展开想象,谈自己的见解。最后通过对比衬托出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第三、文中的一条暗线,(侧面人物的描写)通过沃克医生神态、语言、动作的变化烘托出正面人物(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沃克医生先是冷冷的,到惊疑、目光柔和,然后到关心的问,还有最后的肃然起敬。让学生来感悟沃克医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再让学生们从读中感,读种悟。感悟到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称呼由军人到军神的转变。延伸到:你此刻想对刘伯承说些什么?
最后抓住沃克医生的话——“你真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让学生带着敬佩的心情来读这句话,体会刘伯承和钢铁一样有着超凡的意志,像这样的人我们称他们为“军神”。生活中,我们也要有着钢铁般的毅力,走好自己的人生(升华主题)。
评课的时候,老师们给予了很好的评价。说这节课可圈可点的是我的带入感很强,(其实我是把冥想运用到了这节课让,两个地方让孩子们想象当时的场面,感受人物的坚韧不拔,毅力顽强,及钢铁般的意志)能烘托出课堂气氛,朗读指导的声情并茂,充分调起了孩子积极性。课后题训练及语文核心素养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在课堂中。需要改进的再强调一下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