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粉如虹跨天涯,
追随勇士到豪家。
知君奋斗深情意,
鸡鸣村角现朝霞。
今天早晨,睡过头了,有一篇我写的日更没完成,只好等晚上再写,好在我写简书创作者网红作家蒋坤元老师的日更也能算日更,这就把读他的回应简友的文章《你不来,我也在等待》的古风诗写出来了。我这首诗虽然不太合七绝的平仄韵律,但说是一首古风诗应该还是可以的。
作家在文中说我跟白弧星是他的铁粉,我很高兴,同时能被作家认可为铁粉,也很感动,并且也像一个小品里的人说的那样,我骄傲。我为作家认为我是他的铁粉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其实远在三年前打从作家坤元君进驻简村后,我就一步不拉地跟随在他的后边,虽然不能说读遍了他所有的著作,但是我要说读遍了他在简书里所有发表的文章,应该说是千真万确的。不仅如此,我还在他的每一篇文章后边,都写下了古体诗或者简短甚至很长的评论,有些评论文字集结起来就成一篇文章。
当然,我这不是瞎写的,而是读了作家的文章若干遍,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写上去的。有些人误以为我浪费时间,其实不是这样子的,我认为在对作家的文章写书篇时,已经锻炼了我的文笔,尤其是作家简洁朴素的文风对我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使我在写作时能够从容不迫地驾驭朴素无华的语言,写出最新最美的文字,譬如,我写的散文《我已多年不吃红烧肉》,字里行间都受到作家简洁朴素的文风的影响。当然,我不可能王婆子卖瓜——自卖自夸地说,我的文章非常优美隽永。我只能这样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我之所以愿意追随在作家后边成为他的铁粉,这是因为作家对写作和创业坚持不懈地追求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感动了我,同时也令我自惭形秽。
跟作家坤元君比起来,我原来在心里是生出阿Q的想法的,觉得坤元君跟我一样同是六O后,同是高中毕业生,他能成功,完全是他居住在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古城姑苏,所以他能成功。
而我在长江北边的苏北平原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那里的教育环境事实上是不咋个的,所以我注定是不能成功的,所以我注定要挈妇将雏远走边陲浪迹天涯的,独在异乡天涯浪,热泪滚滚望故乡。
但是,我读了作家的文章后,随着我阅读作家文章的日渐增多,我知道了作家之所以能成功,不是光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作家对写作孜孜不倦地追求,他每天凌晨即起就写文章,而且雷打不动地成为良好的习惯,就是一个无可辩驳的明证。
他在创业时亲力亲为地蹬电动三轮车运货和装卸货,更是证明了他有足够强大的能力,击溃金融危机对他的围追堵截,使他能够从阳澄湖底走向希望和光明并存的阳澄湖湖岸上,拥抱住了金色的太阳。
这充分说明了,作家是靠他的坚持不懈地追求和顽强不屈地奋斗,铸造出他辉煌的今天的。
而我以前对写作虽然也有所爱好,但不像作家那样几十年都是笔耕不辍地写文章,在事业上也不像作家那样有魄力去创业,而是只想有个收入还可以的事情干干,只求温饱,不求把事业搞得风生水起如日中天,所以我不能像作家那样成就非凡。
自从在简书上认识作家蒋坤元老师后,我就注意向他学习,不谈其他,光是写作上,我就要求自律甚严,决定每天都要日更,这不,我现在已经日更824天了,我想在这八百多天里,我写的文章并不是如一些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的人说的那样一无是处的,还是有所进步的,至少目前我写文章,可以不假思索地在手机上直接刷刷刷,毋须磕磕碰碰地在纸上打草稿,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