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作者: 精进的医生 | 来源:发表于2024-03-01 06:42 被阅读0次

    2024年3月1日  星期五  阴

    作家陈之藩曾经打趣地写道:一个人是不是老了,可以从三个指标看出:第一个是“记远事,不记近事”:八百年前的丰功伟绩还记得一清二楚,可是昨天和谁吃饭已经记不得了。第二个指标是“在乎小钱,不在乎大钱”:张三去年欠他的两百块,他还牢记在心;李四前天向他借的五万元,他已经忘记了。第三个指标是“疼孙子,不疼儿子”:儿子说什么都不对,孙子怎么调皮都可爱。

    这话虽多少带些调侃成份,却也是人到老年所发生变化的生动写照。年纪大了都这样,作为儿女的我们也都知道的,所以我们都能理解、包容的。

    老了退休了,曾经的地位、荣耀、辉煌都成了过眼云烟了,一切经济的、社会的、名片上的头衔、光环都没有了,这些都会让老年人倍感失落,觉得好景不再。所以,这时的老年人会像青少年一样,重新追寻生命的意义。我认识很多老年大学的朋友,他们读书、写诗、跳舞、唱歌、演奏乐器,重拾年轻时的兴趣爱好,找到了“夕阳无限好”的意境。

    有些人常常会回顾自己的一生,不知道自己底做了些什么,他们总是活在懊悔之中,对于年轻时候犯下的错误总是无法忘怀,放不下过去,翻不了片,不能从内心放过自己,他们常常会感叹日暮沉沉。

    当父母年老时,伴随着生理机能退化、记忆的混乱甚至遗失所带来的心理冲击,以及种种的失落感,使得他们容易产生心理的危机与压力。作为儿女的,首先要了解并理解父母的这一变化,才能更好地陪伴他们。

    我认识一些老人,他们的儿女也都受了高等教育,拿到博士等学位,却一个个飞到国外,再也不回来了,独留两个老人躺在医院不能动。老两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抱怨一阵,生了这么优秀的孩子,读了这么多书,又有什么用?然后,双双对坐,日子一天一天这样过去,唯一的好朋友,便是电视机。

    这些年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许多家庭中的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只留下年老多病的父母和年幼无知的孩子,留守老人、留守孩子便是许多家庭的常态。多少人出门在外,不仅不给父母一分钱,反而把抚养自己孩子的义务加在年老的父母身上,让父母出钱出力养孙子。

    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眼花了,耳聋了,腿脚不灵便了,甚至一些简单的小事都会做不好,而且抵抗力低下,各种疾病轮番来袭。这时,他们对儿女的依赖感也越来越强,失去了年轻力壮时的信心百倍与豪气万丈,此时的儿女就变成了唯一可以依靠的大树。

    其实,当儿女懂得牵挂父母、为他们考虑,当父母习惯依靠儿女,便是天地间最美丽的幸福。父母养育了我们,辛苦了一生,倾尽了所有。如今,他们老了,面对的是病痛的折磨、精神的孤独和生活的无靠,作为子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孝敬自己的老人。

    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一辈子都报答不完,在他们的有生之年,我们应该让他们的老年生活尽量过得舒适一点,多陪伴一下他们,这样当他们百年之后,我们才不会后悔。

    我们这个社会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了,老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对于银发一族,全社会都得善待他们,让老人们活得有尊严。这须先从优待自己家中的老人做起,尊重老人,这是人类最起码的良知,是我们这个社会道德准则的底线。

    不过,孝敬生我养我的父母乃是人之本分,只是“小孝”。而“大孝”的境界是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善待天下所有的老人。

    当父母老时,即使你是一个大孝子,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陪伴在他们的身旁。当你不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当然希望别人能够善待、帮助他们。这个愿望可以说是所有为人子女的愿望。谁都希望陌生人在遇到他们父母时,能够伸出善意之手。

    于是,尊重老人就不仅仅是一句虚无空洞的口号,更成为每一个家有父母的人最切实的需要。因为如果做这件事的人多了,你“尊”一下我家的老人,我“尊”一下你家的老人,那么即使儿女不在身边,老人们也不会形单影只,更不会在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无人照料。

    请将别的老人也当作你的父母一样地看待吧,当有老人颤巍巍地登上公交车时,请将自己的座位让出;当有老人蹒跚地穿行于满街的车水马龙时,请跑上前去扶他一把;当遇到那些找不到回家的路的老人时,多一份热心,送他们回家。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多陪伴老人,关心老人,理解老人,帮助老人吧,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成为发自内心的行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iq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