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生活实践中教孩子学会做人
家庭教育核心内容定义: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
我们要培养孩子身上的两颗种子:主动性、自制力。
二、关系好坏决定教育成败
解释风格,积极的解释和消极的解释,解释风格非常重要,积极的解释导致孩子自信乐观,消极的解释导致孩子悲观、绝望。把孩子的失败解释为消极性的、永久性的、人格化的等等,这样的解释会让孩子没有希望。好的父母和老师变消极的解释为积极的解释。
让孩子学会对消极情绪进行反驳(收集证据——做出选择——分析后果——开始反攻)
什么是好的关系?(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帮助、学习)底线:当孩子遇到麻烦或危险的事情时是否敢告诉孩子。高线: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敢于惩戒孩子或者孩子敢于承担责任。与孩子一起成长,做成长型的父母。
三、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
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培养习惯的老师。
习惯是人的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组成。
习惯培养的过程:被动(遵从)——主动(认同)——自动(内化)。儿童教育忘简单说就是培养好习惯,培养好习惯是父母和老师的基本功,非常重要。孩子的不良行为正在演变成为不良习惯或者恶习,而恶习是犯罪的基础。
自我管理,人生成功之基。
自我管理三句话: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现在在做什么?我现在在做的事情对实现我对目标有什么帮助?
自我管理日记四个要点:今天的主题词;今天最大的收获与反思;今天最大的教训与反思;明天的计划。
习惯是如何建立和运作的?刺激、惯常习惯、奖赏。给孩子一个有吸引力、刺激的暗示让学生产生兴趣,给予学生好的体验,鼓励学生尝试,获得美好经验。奖赏不仅仅是父母和教师的表扬,更多的是内心的满足。
习惯培养的六个步骤:
激发动机: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个习惯产生兴趣。比如父母坚持陪伴孩子跑步。加强亲子养育、亲子陪伴。
明确规范:让孩子对养成好习惯非常明确要求标准。
榜样教育:儿童少年时代是榜样和偶像的时代,其学习特点是观察和模仿。儿童的榜样一类是父母和老师,一类是书籍、电视里面的人物。尊重孩子的偶像,从偶像上发现榜样的作用。
持久训练: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养成良好习惯。研究发现平均是66天养成好习惯。
及时评估:让孩子在成功地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比如一周表格记录,每周根据记录情况进行评估,一周、一月进行评估。
形成环境:让家庭生活形成良好的家风
九个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喜欢阅读、勤于写作、善于表达、勇于质疑、自我管理、认真负责、用好媒介、坚持运动、积极乐观。让学生六年养成三到五个好习惯,为学生一生奠基。
习惯培养是有层次和有重点的:
在培养个人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社会性习惯。
在培养动作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智慧性习惯。
在培养传统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时代性习惯。
习惯培养的原则: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主人地位。
习惯培养的目标:培养良好习惯来解放孩子的大脑。
营造什么样的家庭氛围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父母做榜样,比如父母带头读书、家里有很多的藏书就会让孩子容易爱上书。比如父母爱运动,带着孩子一起运动。亲子关系越好,孩子越愿意向父母学习。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其主动性和自制性:要有美好的目标,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期待,孩子会更容易有自制力和主动性。
在习惯培养层面,如何做到家校协同:家校协同更有利于孩子养成好习惯。家长配合学校一起使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