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存在先于形式——文章视角点评训练营16/90

存在先于形式——文章视角点评训练营16/90

作者: 怒放的叶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6-28 01:27 被阅读133次
存在先于形式——文章视角点评训练营16/90

到底是作为人的咨询师,还是作为咨询师的人?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我们常常把人的“身份”跟“这个人”混为一谈。比如有一个广泛的误解,就是认为老师的孩子就应该学习好。问题在于,把一个人的“职业身份”,这一单一因素,与孩子能否学习好,这一复杂结果,做了简单的因果关联。事实上,孩子能否学习好,取决于很多因素,与父母的职业没有必然的关系。又有人问了,作为老师,连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又怎么能教好别人的孩子?你别说,还真不一定,教好别人的孩子,需要的是作为老师的职业素养,而要教好自己的孩子,却不仅仅是具备职业素养就能实现的。

还有一个误解,就是认为心理咨询师不应该有心理问题。事实上,只要是人就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而心理咨询师不过是个社会身份罢了,并不能使他免于心理危机。心理咨询师或许对自身的心理状况有更多的觉知,但就像理发师无法给自己理发一样,拥有知识和技术不等于可以自己给自己解决问题,再比如擅长手术的医生,没法给自己开刀啊。

所以,当心理咨询师遇到心理危机,他也需要找其他的心理咨询师来做心理疏导。这时候,他首先要把“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身份放下,才能成为来访者。同时,当另外一个心理咨询师给他做咨询的时候,也只能把他当作普通人,而不能因为来访者是心理咨询师,就另作要求。

我们常常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一个人,其中一副就是通过对方的职业来判断这个人理应怎样怎样。摘下这副眼镜,我们才能接受,当心理咨询师戴上了绿帽子,他完全可能也可以像个普通男人那样,表现出痛苦、愤怒、抑郁的情绪。

作为一个人的存在要先于作为一位咨询师的形式。

说到这里,还有一副有色眼镜不能不提,那就是父母看孩子,常常会因为投注感情,用力过猛而走形。来自父母自身的期待、焦虑或恐惧,会使他对孩子产生扭曲的认识。

比如,孩子因为高考失利,整天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父母要怎么做?

一个劲儿地安慰孩子,告诉他“大不了从头再来”?还是惶恐不已,担心孩子一蹶不振,从此抑郁?

不管是哪种反应,孩子都不会领情,因为这只是在缓解父母的焦虑。而孩子最需要的是自己一个人呆着,经历对整个事件从“否认”,到“怨恨”,到“妥协”,到“抑郁”,直至“接受”的过程,这也是我们面对挫折或者创伤时自然的,共性的反应。

为何我们不能把孩子当“人”看,体会他面临高考失利时内心所经历的挫败、沮丧、自我怀疑以及绝望的情绪?此时,孩子内心会产生很大的“羞耻感”,怀有这种感觉时,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没脸见人”。因为处于公开的情境只会异化羞耻感,不管是应对外界的安慰,还是承受外界的评价,都会让正处于敏感状态的孩子不堪重负,而无法集中能量去应对眼前的挫败。要减少羞耻感最容易的办法,就是自我孤立,远离他人。

可是对孩子的担忧和关切,对考试结果的失望和焦虑,会障碍父母的感受力,让他没法设身处地地感受孩子的心情,并且给予恰当的支持。

作为父母,无为比有为更需要定力,静观其变比盲目行动更需要智慧。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不为,背后则是深深的懂得,是焦虑情绪的控制,是将心比心的感受力,是沉默有心的陪伴。

这些才更能支持孩子走出阴霾,以积极的努力,改善自己的行为表现,来减少羞耻感。

李老师文章链接:

李克富 || 当心理咨询师的帽子绿了(原题为“这不仅仅是一个考题”) - 简书

李克富 || 我想静静却不能 - 简书

相关文章

  • 存在先于形式——文章视角点评训练营16/90

    到底是作为人的咨询师,还是作为咨询师的人?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我们常常把人的“身份”跟“...

  • 文章点评视角训练营2/90

    拖到现在,才想起作业还没完成,打开李老师的文章《我过去讲的案例,又成了正在发生的事实》,看了一下学霸同学们的作业,...

  • 文章新视角点评训练营8/90

    一、复习并掌握如下内容 1.“要对来访者的‘依赖’时刻保持警觉,要能够做到通过求助者的言谈便立马能区分开依赖的四种...

  • 浅谈读书——文章视角点评训练营9/90

    书籍是进步的阶梯。 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书籍是认识外面世界的窗口。 记得小学二年级时,迷上了小人书,放学之后...

  • 视角点评训练营3/90

    一边吃着崂山杏,一边看着手机上老师今天的作业:1.记住并理解感觉的定义:一种被激活的感受器(如眼睛或耳朵)创造...

  • 张秀兰:补25日作业

    许又新:亲子关系决定孩子一生(点评视角训练营13/90) “家教”的本体是父母。不良“家教”的背后都能发现诸如父母...

  • 类比与象征——文章点评视角训练营4/90

    心理医生要学会类比,能够做到信手拈来;要学会识别象征,不被表象蒙蔽。前者反映出一个心理医生阅历的广度,后者则反映着...

  • 李克富文章点评视角训练营21/90

    作业:(1)思考您是与人为善?还是个性懦弱?(2)掌握“阿伦森效应”并举出您生活中的例证! 今天的作业是我认为最容...

  • 小心,有“鬼”——文章视角点评训练营11/90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教材中给思维下的定义如下: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作为一种...

  • 文章点评训练营。  ?/90

    继续抄作业,记录一下近一周的工作压力过大,心里乱乱的想静静,胡乱地浪费了时间。在历史的长轴上看起来是一个小点,可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存在先于形式——文章视角点评训练营16/9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jw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