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光阴匆忙,世事急促。
一眨眼一天将尽。
下午去值班,停车场转悠了一圈,天气有些热,我就站在了一座旧房子的屋檐下,看三三两两的孩子在眼前经过,见证孩子们在校园之外的生活。外面的世界是宽阔,是自在,是撒欢,是心身自由的土壤。
我一抬头看着对面,一个浓眉大眼的男孩看见我了就走过来啦,走近一看,他手里拿着迷你电风扇,电风扇在我眼前不停旋转,发出一阵呼呼声。“老师,这是我的生日礼物。你知道吗,本来我打算在学校过生日的。可惜是双休日,只好在家里过。不过在家里过也很好。爸爸给我订了一个三层的大蛋糕呢,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阿姨、舅舅、爸爸的朋友,一大帮人给我过生日。”
言语之间是满满的幸福感。是的,深情不及陪伴。童年的经历对于人的一生是多么重要。童年所缺失的需要一生来弥补,但不一定能弥补得了。
前几天,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和彭进行沟通。他说,你怎么那么谨慎怕事。其实这也是一种缺憾。这也跟从小受的教育不无关系。我曾经跟人开玩笑说,我的一生都将生活在严厉的管教之中。小的时候,碰到的老师都是严厉的老师,爸爸妈妈对我的管教也是严厉的,长辈也是如此。成家立业了,孩子爸爸也是讲究之人,生活中的细节很是注重。所以,对于我的要求也是比较严厉的。子卓大了,对我也是有要求的。用当下网络流行语之说,我真的好难。
当然,凡事只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在亲友、长辈、老师的严厉管教下,所以对人对事对物保有敬畏感。任何时代,孩子的管教都应该严慈相济。可惜如今的孩子不一样了。
图片发来自网络傍晚下班回家的路上遇到以前的学生骑车放学回家,我问他最近在复习什么内容。他满是沮丧的告诉我,没什么,无非是大道理,从戴口罩讲到人性什么的….
我也只好无奈地笑着跟他说,现在你觉得这些都是空洞、无用的话题。那是你其实并没有深入理解老师的用意,你只是凭借听觉加之浅表的理解和自己的感受,觉得毫无用处。老师讲的有些事情,或者有些话题与你内心的想法没有达成一致。就不会被你认同。其实我小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感受。
“记得六年级毕业的时候,我们中心完小的文校长把我们一帮毕业生集合在操场上,跟我们说:“请你们都记住古训,教子孙唯独唯耕。我希望你们,想读书的就好好读书,不想读书的就好好劳动,但都要好好做人。"当时我们还小,只知道每个人家里堂屋上挂着这副对联,每天在家里进进出出从未抬头认真看看这副对联。随着年龄增的长,文校长的谈话长真正入心,才进一步懂得师长的教导的意味深长。”
就这样并行骑行一路聊着到了岔路口才各自走向通向家门口的路。
图片来自网络其实生活的每一天就是为了明天还有往事可追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