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世纪英国伊丽莎白财政大臣格雷欣提出了劣币驱逐良币,劣币驱逐良币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或银子(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广义上劣币驱逐良币也可以泛指一般的劣胜优汰
—— 摘自百度词条
我相信学过经济学或者有过高中教育背景的人都听过这个理论,这一观点大家斌不陌生,但这个观点并不绝对,不是所有情况都能适用,劣胜优汰不是必然趋势。
(一)三鹿奶粉的教训
市场发展受制于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需求是由行业引导。规范的行业能促进产品保持优质质量,良好口碑,进而扩大用户需求量,行业也能持续发展,形成良性发展圈。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中国市场处于浮躁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状态, 2008年因三聚氰胺事件,三鹿奶粉一蹶不起,受到波及的不止这个品牌的奶粉,这个奶粉行业给消费者的心中印上了不合格的标签,奶粉行业持续低迷。
三鹿奶粉初期尝到甜头,扩大市场规模,加剧了经济竞争,导致了行业的无序竞争,这种行为无异于自掘坟墓,整个行业并没有朝着黑心供应商心目中蓬勃发展,他们栽了跟头,劣币驱逐良币在这里并不奏效。
(二)外国的月亮真没有那么圆
中国以前行业不景气,产品质量没有保障,催生了 “代购” 这一职业,外国的产品即使有假货也是少数,中国的产品即使没有假货也是少数,这种刻板印象像是约定俗成般的印在大众心中。但是我们要看到中国行业正一步步走向正规,大量自主研发的国货毫不亚于海外产品,打破以往的刻板印象,重视行业行情,一味地追求外国产品到也算是崇洋媚外了。中国人到外国担任老师要经过层层筛选,外国人到某高校担任外教,却是宽进宽出?树立行业自信心,坚持文化自信理念,外国的月亮真没有那么圆。
(三)审视当下新媒体行业
我是一个进入新媒体行业的小白,初入新媒体发现不少平台都存在为了粉丝量阅读量刷赞的行为,我不反对这种行为,这也是拓宽用户渠道的方式,但是倘若这个行业充斥着大量标题党,大量劣质同质化内容,阅读者都会视觉疲劳,而优秀的作品被埋没,这个行业给人带来缺乏监管的印象,这是否符合劣胜优汰的规则?实则不然,这个行业两级分化也很大,大V的作品阅读量都是好几万+,如果没有用心经营,用户是连点开文章的欲望都没有,反观一些低俗营销号,为了跟风而生,内容质量低下,同质化严重,这些营销号注定不能稳定发展。
网友评论